美区苹果id共享小火箭是什么
“完了,户晨风线日晚上,不少网友发现,曾经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户晨风,突然从各大平台“蒸发”了。
在微博,他的账号页面只剩下一行冷冰冰的提示:“因被投诉违反法律法规和《微博社区公约》,现已无法查看”。原本鲜活的头像变成了灰色美区苹果id共享小火箭是什么,关注数和粉丝数齐齐归零,仿佛这个人从未存在过。
在抖音,他的账号被禁言,昵称变成一串无意义的数字。在哔哩哔哩,连搜索他的名字都直接“查无此人”。这一夜,这个靠挑动对立赚足流量的网红,终于走到了互联网生涯的终点。
户晨风出生于1998年,老家在江苏镇江的农村。他只有高中学历,曾经干过汽修工、机械工这样的体力活。2023年,他开始全职做自媒体,最初拍的是“100元在泰国能买什么”这类接地气的视频,后来靠“基层养老实录”“百元购买力挑战”等内容吸引了不少粉丝。
那时候,他走访小县城,对比城乡老人的养老金差异,用直白的方式展现普通人的生活困境。不少网友觉得他“敢为老百姓说话”,甚至称他为“民生侠客”。凭借这些内容,他在几个月内全网圈粉超过百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者,一跃成为互联网上的风云人物。
可惜,好景不长。户晨风很快发现,单纯记录真实生活带来的流量有限,而制造对立、煽动情绪才能更快收割关注。他的内容风格逐渐扭曲,从关注民生变成了刻意渲染焦虑。
他专门挑选物价最高的精品超市做“百元购买力挑战”,然后对着空荡荡的购物车感叹“老百姓太难”。他会在直播中突然连线偏远地区的老人,追问对方养老金多少、够不够花,直到把对方问得情绪失控。更离谱的是,他开始在视频结尾夹带私货,抛出“读大学不如早点打工”“全面私有化才能救经济”等极端观点。不少网友开始质疑:他到底是在记录真实,还是在刻意制造焦虑?
2024年起,户晨风找到了一条更高效的流量密码——挑动群体对立。他发明了“苹果人”和“安卓人”的标签,公然在直播中宣称:“用苹果的是精英,用安卓的是底层”。
这套说辞迅速引爆了舆论。安卓用户骂他“脑子有病”,部分苹果用户却觉得“说到了心坎里”,甚至有人当场打赏几百元,就为换他一句“精英认证”。尝到甜头的户晨风把这套“鄙视链宇宙”不断扩展:特斯拉成了“苹果车”,山姆会员店是“苹果超市”,连麦当劳都被他吹成“比年夜饭高级的苹果餐厅”。
在直播间里,户晨风的言论越来越极端。他公开炫耀“我月纳税3万多元”,嘲讽“月入5000的人不配和我对话”。他把专科生称为“安卓学历”,将末流985大学归为“低价值群体”。
他甚至宣称:“没有山姆会员店、苹果直营店、国际机场、十条地铁线的城市,根本不值得年轻人待”。这些话现在听着离谱,当时却让他的人气像坐火箭一样飙升。到被封禁前,他的抖音粉丝突破172万,单月打赏收入就接近10万元。
。9月22日,“网信中国”发文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这项行动明确将“挑动群体极端对立情绪”列为首要整治对象,正好对准了户晨风这类网红的命门。
9月30日,“浙江宣传”发布评论,直接点破了户晨风们的套路:“要纠正‘苹果人’与‘安卓人’带来的认知扭曲,关键在于压实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
户晨风虽然消失了,但他留下的“话语残渣”仍在毒害社会。就在他被封的第二天,还有人在超市里因为“买山姆的看不起买普通超市的”吵起来。朋友圈里,依然有人晒完苹果手机又晒特斯拉,配文“这才是精致生活”。
户晨风的兴衰史,也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当前网红经济的诸多乱象。为了流量,一些网红可以毫无底线地挑动对立、制造冲突;为了打赏,他们不惜撕裂社会共识、破坏公序良俗。
。没有流量,这些“标签贩子”自然就没了生存的土壤。同时,平台方也要真正负起责任,不能一边喊着要监管,一边又舍不得这些能带来热度的“摇钱树”。只有让制造对立者真正无利可图、寸步难行,才能从根本上净化网络环境。
它结束了靠挑动对立赚流量的歪风,也开启了网络空间清朗化的新阶段。作为网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持独立的判断?在面对极端言论时,我们是该随波逐流,还是坚守理性?
兜里有钱没钱,用安卓还是苹果,住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不妨碍我们活得从容又踏实。毕竟,日子是自己的,舒服最重要,哪用得着别人来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