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小火箭节点
看到火箭队的操作,隔着大洋彼岸的球迷都要忍不住问一句:球队管理层是不是有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在本赛季欧锦赛德国队逆转土耳其捧杯的火热余温里,一位曾被火箭送上自由市场的内线球员——兰代尔,居然在灰熊队成了“抢手货”,而火箭却眼睁睁看着潜力射手化身对手新宠。
故事还得从德国队与土耳其的那场陷阱之战说起。上半场土耳其领先,仿佛手握胜券,可第三节施罗德如开挂般得分不断,第四节一波流带走比赛。土耳其瞬间技穷,不禁让人回想起火箭队上赛季关键时刻“无解失火”的老毛病:缺乏能在关键节点站出来续命的得分点。这群大汉里,申京努力想要扮演英雄,决胜时刻在圈顶三分,球却无情弹出,让无数土耳其球迷捶胸顿足。
申京今夏苦练三分,命中率数据摆在那儿——35%,听起来还说得过去。但决胜时刻,他的三分球就是没给力。这也让人怀疑,再怎么训练,申京真正擅长的还是低位单打,三分投射始终不是最可靠的得分方式。当眼看内线空间始终打不开,火箭管理层却没有更优解——兰代尔被裁,成为牺牲品。
说到火箭内线投射,现阵中被称为“空间型大个”的,还就剩小贾巴里·史密斯一人,可兰代尔的数据,哪怕拉到枯燥的报表里一亮相,也足够“让人侧目”。上赛季,兰代尔场均贡献4分3篮板,三分球命中率竟高达42%。对比小贾巴里还高出7%,在全联盟的五号位席位里,也算是“冷门黑马”了。
但火箭是怎么对待兰代尔的?答案是一纸裁员。只因交易份额和财政压力,兰代尔与球队的缘分被一刀两断。火箭得到卡佩拉,却丢掉三分射程和多样进攻,难怪不少美媒调侃:这是管理层的又一道“谜之操作”。尤其对比卡佩拉只专注于篮板与防守几乎与“空间”二字无缘,兰代尔坐拥投射与低位双绝技,功能性与现代小球风格契合度更高。也许,正是这种“兼容性”被火箭毫无眷恋地丢进垃圾桶,才成全了新东家灰熊的内线布局升级。
如今兰代尔的去向,已经变成自由市场的“热搜关键词”。灰熊用一份底薪将他招至麾下,仿佛捡到宝,社交媒体上一片叫好。背后其实还有现实因素:灰熊主力中锋扎克·艾迪虽高大,却被限制在三秒区里,三分线外从未染指。如今引入神射型大个,灰熊下一季的内线旋转仿佛塞进了活力因子。
梳理下来,不得不让人反思,火箭的人员配置是否势必走入“空间不足,进攻单一”的死胡同。假如当初球队不是一心省钱而是多一点耐心和远见,兰代尔站在申京身边,搭配空间型内线与低位怪兽,火箭的进攻恐怕就不仅限于“施罗德式一人救火”翻墙小火箭节点。对比之下,灰熊以极低的成本升级阵容,为己队赢来一位高效“内线炮台”,可谓“花小钱,办大事”。
有时候,一笔看似不起眼的操作,就足以改写球队内线的生存空间。莱纳德加盟热火的经典桥段还历历在目,兰代尔这步“被动调整”,会成为纪录片里的又一闪光节点吗?属于火箭的遗憾和灰熊的欢笑,或许还会在新赛季的交手中迎来最直接的回答。毕竟,篮球世界从来喜欢出其不意,也正是这份未知,让故事持续充满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