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的节点可以干嘛
9月3日,金正恩及朝鲜高级别代表团罕见出现在北京,参加中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
就在外界还在揣测朝中互动的深意时,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迅速回国,接连视察国内多个军工研究所,并公开提出“核武与常规武器并举”的新军方针。与此同时,金的妹妹金与正也高调发声,对美日韩联合军演提出强烈批评,语言之激烈,态度之明确,在过去几年中几乎未曾出现。
朝鲜为何在此时调整军事战略?金正恩兄妹的强硬表态是否意味着半岛局势将再度紧张?这两个问题,成了许多国际观察人士和半岛邻国最为关注的焦点。
金正恩视察的地方不再是战略核基地,而是常规武器研发单位和首都安保机关。这背后透露的信息非常清晰。过去几年,每逢与中国或俄罗斯互动前后,金正恩多是走访核武器研究所,强调“核盾牌”的重要性。
而这次,他专门去了涉及反坦克导弹、智能防御和城市防卫的单位,说明朝鲜不仅想靠核,还准备靠常规武力做文章。
这不是简单的工作检查,而是为朝鲜劳动党即将召开的大会做铺垫。金正恩明确提出,在第九次劳动党大会上,将正式提出“核武与常规武器并举”的政策。这一方向的转变,意味着朝鲜要在未来的军事建设中,不再单靠核威慑,而是全面提升攻击与防御能力。
金正恩此举其实早有铺垫。2022年,朝鲜通过法律将核武地位写入宪法,明确核武器是国家防御力量的核心。这就注定了朝鲜不可能放弃核武器。然而,仅靠核威慑,并不能应对所有突发情况。特别是在韩国与美国不断举行联合军演的背景下,朝鲜必须展示出其常规作战能力的提升。
在朝鲜的战略逻辑中,核武器更多是针对美国,而常规武器才是对付韩国的“工具”。金正恩多次强调,战争一旦爆发,朝鲜不可能轻易使用核武器,因为半岛地域狭小,核爆所带来的辐射很可能会波及自身。
因此,强化常规打击能力,是其当前最现实的选择。而此次视察,也恰恰集中在反坦克、电子防御、狙击部队等领域,针对性极强。
金与正的高调发声,是这场军事战略调整的“同步配套”。在金正恩视察军工单位的同一天,金与正通过朝中社发布强硬言论,直接点名批评美日韩即将举行的“钉锤”核兵棋推演和“自由之刃”多域联合军演。她将这些行动定义为“危险构想的现实化”,称之为公然的挑衅,并警告三国“选错了地方”。
更值得注意的是,她没有点名韩国总统李在明,却称其为“现执政者”。这种措辞上的微妙变化被认为是朝鲜在释放某种“软中带硬”的信号。
过去,金与正曾直接讽刺李在明是“双重人格”,表面说防御,背后却配合美国搞军演。而这次批评的调门略有下降,说明朝鲜在强硬姿态之外,也在为可能的外交接触预留空间。
与此同时,朝鲜国内也在为政策转向做准备。据《朝鲜日报》披露,朝鲜在访华回国后,已经要求外交系统制定新一轮对美谈判计划。这一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国际关注。毕竟过去几年,美朝几乎断交状态,突然释放谈判信号,耐人寻味。
朝鲜提出四个谈判目标,逻辑清晰,层级分明。首先是解除制裁,这是最直接的利益诉求。国际制裁持续接近20年,资源封锁已严重影响朝鲜经济发展。
其次是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解决自身安全焦虑。第三是要求美国承认其核国家地位。第四则是明确表示不谈完全无核化,只愿意讨论冻结与风险控制。
这些目标看似强硬,其实也是朝鲜“划底线”的策略。在当前俄乌冲突和中东局势持续复杂的背景下,美国的战略资源被严重分散。朝鲜选择此时“出招”,不仅是对外释放谈判意愿,也是希望借机突破封锁、争取主动。
与此同时,朝鲜也在寻找多元外交渠道。除了通过驻联合国代表团与美方接触,还考虑借助瑞典等第三国进行斡旋。如果未来两国领导人会面,朝鲜更倾向于选择新加坡、瑞士等中立国家。这说明朝鲜外交越来越趋于现实主义,不再一味对抗,而是在该强硬时强硬、该转换时转换。
而这场战略转向的关键节点,正是“访华”。朝鲜高层时隔6年访华并出席重大纪念活动,显示出朝中关系的进一步升温。
这不仅为朝鲜提供了外交支撑,也为其调整战略提供了信心。金正恩此后的一系列军事动作和政策发布,几乎都是访华后几日内完成,时间上的连贯性不容忽视。
朝鲜还在悄然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外媒多次报道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炮弹和军需物资,尽管平壤方面没有正面回应,但各种迹象显示,朝俄之间的军事互动正在逐步升级。双方甚至在酝酿签署“互助条约”,涵盖军事、能源、技术等多个领域,为朝鲜构建了新的“后方支撑”。
金正恩在建国77周年纪念日的讲话,更是将这一战略推至高点。他首次公开表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朝鲜的核武地位,并强调将继续推进洲际导弹的生产改进。这不仅是对外的宣示,也是对内的动员,意图非常明确。
朝鲜还把韩国正式列为“敌对国家”,并将这一表述写入宪法。这项举动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意味着朝韩关系的彻底冷却,也代表着朝鲜战略重心从“统一幻想”转移到“实战应对”。对韩国方面试图以“扩音器喊话”进行缓和的举动,金正恩用一句“只是小把戏”一笑置之。
从这些举动可以看出,朝鲜正在有计划地边缘化韩国,转而把全部注意力投向美国。金正恩显然认为,韩国外交自主性不足,任何真正的变动都要看美国的脸色。因此,他索性选择“绕过首尔,直击华盛顿”,试图在美朝之间建立新的战略对话机制。
面对美日韩不断升级的联合军演,朝鲜并没有选择忍让,而是加快内部武器研发。导弹工厂频繁运作,多处新型发射设施投入使用,显示出朝鲜在“先发制人”方面的准备已经成熟。金正恩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手:朝鲜不会被动等待小火箭的节点可以干嘛,而是要主动掌握局势。
金正恩兄妹分工明确,一人主外、一人主内,形成了强硬统一的对外表达。金正恩视察武器研发,发布新军方针;金与正则通过媒体发声,批评美韩政策。这种“二人配合”的模式,让朝鲜的外交、军事策略显得更加立体。
朝鲜此次战略转向,不仅是军事层面的变化,更是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一次重新布局。它借着与中俄关系的稳定,一方面强化自身军力,另一方面试图打破与美方的僵局,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主导权与话语权。
当前局势复杂多变,金正恩选择在这一节点强势发声,既是对内稳定军心,也是在对外争取筹码。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将取决于美日韩如何回应这份“朝鲜新战略”。
朝鲜在访华之后快速调整军事方针,金正恩兄妹联手对外展示强硬姿态,明显是在为内部稳定和外部博弈做双重准备。新一轮地缘对抗的棋局已经开启,朝鲜这一步走得并不简单。
信息来源:金与正:美日韩在朝鲜周边大秀肌肉选错了地方2025-09-14 06:49·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