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rocket lhie
抱着这种憧憬的地球居民不在少数,国外的知名的民营航天公司Space X、Blue Origin历经数年,终于实现了负载火箭的可回收技术,它的最大意义在于降低了火箭发射费用,也让人类的“太空梦”不再遥不可及。
而在国内,这一技术还没有真正实现过。今天我们介绍的正是一家有望在未来实现这一创新技术的国内民营航天公司翎客航天,它的创始人就是曾经颇受争议的“火箭少年”、93年的胡振宇。
轰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枚用于垂直起降技术验证的火箭(RLV-T3火箭)在山东龙口的一处试验基地上升至2米高处,随后平移飞行了10米后又缓缓垂直的降落到着陆场上。
实现这一动作的背后技术也是实现可回收火箭的关键技术垂直起降,是目前来看实现火箭回收最可行的方式之一,看似简单的一起一落承载的却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依赖发动机的推力调节和矢量控制。这样的垂直起降及悬停飞行试验,翎客航天从2016年中至今,已累计完成了近300次,其中进行了数十种控制算法及参数状态的尝试,完成多次迭代了箭载电气系统、增压输送系统以及着陆机构方案,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实现了这项技术的从零到一。
据胡振宇介绍,翎客的这款RLV-T3火箭包括发动机以及整个伺服的控制系统,火箭的总体设计,控制算法,箭载电气系统的硬件软件,地面的试验设备测量,以及火箭上升过程中数据显示所需的上位机软件,都是翎客自主研发的成果。翎客的优势是在一个很小的团队(30余人)中,能对各个不同领域的分系统及器件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因为团队中有各个不同方向的工程师,其中不乏跨学科能力很强的工程师,要造火箭,这种人才是很重要的。
成立于2014年的翎客航天,是航天领域最早的民营公司,注册完成后一个礼拜就收到第一个项目:来自研究院的一笔数十万元的合同订单,内容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一款液体火箭发动机,而这笔钱让当时五人的团队支撑了一年。
稍微了解火箭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烧钱“的行业,没有大笔资金很难做成事儿,国内的零壹空间已经融了5个亿,翎客航天已完成天使轮及Pre A轮融资逾千万元,由上海叁陆伍、杭州正前方、北京四方御风、长润金控以及吴鹰的个人投资,目前正在进行亿元规模的A轮融资。
虽然都是中国的民营航天公司,但翎客航天选择了可重复的液体火箭方案,跟Space X一样,这种类型的火箭对发动机的要求很高,但液体燃料成本很低,占总成本的1%不到,一旦实现便可以大幅缩减火箭的发射成本,仅单次一子级回收便可节约近70%的制造费用,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方案,则不可回收,成本虽然高些,但对发动机的要求也相对较低。
说起技术壁垒,胡振宇并不认为翎客现在掌握的垂直起降技术可以称为“壁垒”,要追赶只是时间问题,他相信过个3、5年,国内也会有人做出来,所以他也坚信,“对于SpaceX的回收技术,与其说是壁垒,不如说是差距,我们相信几年后自己也能做出来。”
翎客航天目前正在研制针对200公斤以下小卫星发射需求的可重复液体运载火箭“新干线一号”(NewLine-1),一是因为作为创业公司避免与研究院主导的大体量的卫星发射市场竞争,二是因为小的火箭的投入周期会小一些,对于风险控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可以同时验证运载火箭的返回技术。
简单介绍一下,胡振宇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一就开始跟同龄的本科生搞火箭实验,也曾和同学一起获得过大学生挑战杯的省级特等奖,上过各种电视节目,也被媒体称为“火箭少年“,2014年入选《财富》中国40under40,2015及2017年分别入选《Forbes》亚洲及中国30under30榜单,2015年之后,沉寂了两年多时间没有公开露面过。
团队的核心技术团队30余人,七成来自航天及军方,大部分合伙人拥有不少于15年行业从业经验,曾在航天系统内担任关键技术/管理岗位。值得一提的是翎客的首席科学家曾是某航天院所研究员、具有30余年航天产业从业经验。
胡振宇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大家对技术方向的判断,对团队建设的考虑和计划,价值观和出发点是很统一的。“
翎客航天的目标是马斯克的Space X。在现阶段shadowrocket lhie,胡振宇承认RLV-T3火箭还是最基础的原理验证的阶段,但两者的方向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在进入下一个火箭的试飞阶段,垂直起降技术将会面临两个难点:一是定点的准确性,火箭要从几百公里的的高空精准降落在着陆场上,这比百步穿杨还难。二是点火时机要恰到好处,点火早了,发动机反推时间过长,火箭速度减到零之后可能又飞回去了;点火晚了,火箭落地时速度降不下来,就会摔成碎片。落地时,火箭的速度要从每秒3000米降到每秒2米以下。
要让几十吨的火箭控制好着陆的速度和姿态,蜻蜓点水般地落地,是非常难的。所以Space X公司前4次试验都失败了,直到第5次试验才成功。
胡振宇自然知道其中的差距和难度,也坦言“挺难的,也做好了准备“。翎客航天未来的计划是,2018年底会进行百公里级的亚轨道的发射,2020年进行运载火箭首飞。长远来说,翎客航天希望一方面能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一方面是把可重复技术做很多拓展和应用,比如微重力科学试验、亚轨道旅游,甚至是远距离的高速洲际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