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服务器网站登录失败
上回咱不是说起美国宇航员回不来了嘛,这不,后台看到不少差友们发来私信,问他们接下来八个月这么老长,在天上都干啥呢,总不能就搁那罚站吧?
也有差友思路比较灵活,一看到八九个月马上想到:那岂不是说,都足够两个人上去三个人下来了。。。
有一说一,现在的空间站确实可以保障宇航员长期生活,最长待机的宇航员科诺年科( Кононенко ),已经在天上蹲了两年半了,活脱脱一个斯拉夫超人。
但是这些宇航员整天在天上是在干啥呢?跟许多差友们一样,我们对他们的生活其实还是比较陌生的,不会整天在打乒乓球吧。。。
因为即便通过了这些淘汰率极高的选拔,接下来还要学习超过 50 门专业文化课,都是对口重点高校的老师专门来教。也就是说,上完这些其实就相当于读了一整个 985 本科了都。
至于为啥要让人家在天上做实验,这主要是因为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属实比较特殊、独一无二,所以不少地球上对环境要求苛刻的实验项目,在这搞就会方便得多。
这里面不仅包括天文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这些,咱文科生听的头皮发麻的基础学科,还有不少是跟生物学相关的,不少是研究太空里的细胞和细菌。
为了搞这些实验项目,天宫空间站有两个专门的实验舱,也就是 2022 年 7 月发射的问天实验舱和 10 月的梦天实验舱。( 问天,你瞅瞅这名起的,多对味。 )
从 2011 年的天宫一号到现在,天宫空间站已经完成了超过 3000 个实验,其中有一些听起来还挺魔幻的,比如冷焰燃烧。
简单来说,科学家们发现火焰熄灭以后,这些燃料在低温下其实还能烧一阵,这现象在太空中更明显。人家科学家也说,要是给这个研究明白了,对发动机技术那是又带来新的提升。
不过这么多实验,肯定也不是都得航天员亲自动手做,一来各个领域的项目哪能样样都会小火箭服务器网站登录失败,二来全部都上手,那也很费时间。
所以这里面很多实验设备都是自动的,航天员只负责启动,看看东西正常不,具体的数据都是直接传到地面。
当然也有一些实验必须得靠航天员参与,像换个耗材啊,抄个数据啊,都得人去观测。毕竟种菜养鱼这都是要动手的嘛,不然没内味。。。
这些身体检查有足足 17 项,而且也都会作为太空人体医学的案例去分析,里头不仅涉及各类生理检测仪器,甚至还带上了中医面诊系统。。。所以航天员们必须亲自去检测,提供相关的数据。
之所以这么花功夫,一方面是因为太空的环境特殊,对人体的影响得琢磨明白了,不然没法远征星辰大海。
而另一方面是,得保证航天员的健康。主要太空对人类的身体影响太大了,特别是骨代谢失衡和肌肉萎缩。
简单来说,正常骨骼的生长维护需要重力和运动刺激。太空里没重力、辐射还大,很容易造成骨质疏松、骨骼脱钙和骨密度下降等症状,还会持续掉肌肉,这就是所谓的空间适应综合征。
不过,虽然这种独特的环境对身体有影响,但加拿大的退役宇航员哈德菲尔德回忆说,宇航员在天上生病的情况到是没有出现过。
这有可能是因为太空里环境恶劣、没细菌病毒,但他也说有时候会头疼,然后吃点止疼药就过去了。。。
实际上,他们的日程表也是按 8 小时工作制排的,加班则是按各自的心情、时间来安排。( 别问加班费,人家有奖金的 )
为了保证健康,他们的睡眠质量也得充分保证,毕竟在空间站里每天能看到 16 次日出日落,飞再快点都赶上小王子星 b612 了,所以可不能按地球一样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宇航员们一般都是要定时。
像咱们天宫空间站,在航天员休息这块那做的是相当不错,每个人都有独立格子间,还带有舷窗能看到蔚蓝星球。
到了休息舱里面,不少航天员还在墙壁上贴了照片,咋说呢,有点像我在大学寝室里贴海报一样,真的很有生活气息。
至于具体人家看的什么,一般都是提前在地面根据各自兴趣准备好的。像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就喜欢看星球大战、星际迷航这种,有时候还会带俄罗斯宇航员一起看。
之前国际空间站还有一次,美国宇航员下班以后找了一套猩猩服,拍了一个太空大猩猩追杀别的宇航员的狠活段子。。。
总的来说,虽然航天员的太空任务生活跟大家一样,也是正常的上班下班,但也算得上丰富,不至于憋出什么事来。(以前出过,后来没了)
虽然大家都挺担心宇航员们在太空孤独抑郁,但俄罗斯航天研究院院士热列兹尼亚科夫( Железняков )回忆说,自己没见过上天出心理问题的,因为每天其实都忙忙的,没空想心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