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配置规则地址
三季度,小米总收入达到1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这是公司连续第四个季度收入突破千亿大关。
净利润同样创下新高小火箭配置规则地址,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1%,达到113亿元,连续四个季度刷新纪录。值得一提的是,小米Q3净利润远超各大投行预期:高盛此前预测约101亿元,同比增长约61%,摩根士丹利预计约101.14亿元,同比增长约61.8%。
在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季报加持下,前三季度小米总营收达3404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经调整净利润328亿元,更是超越2024年全年总额,显示出小米模式的领先实力。
支撑这份成绩单的不是单一业务的偶然爆发,而是手机、汽车、科技家电三大曲线同时发力:手机高端化让业务韧性大幅增强,季节性波动被显著削弱;汽车产能释放带来交付爆发,首次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进入稳定放量阶段;科技家电则凭借产品结构升级、智能工厂加持,持续刷新毛利率表现。
从“现象级爆品”到“模式化领先”,小米正展现出跨品类、跨周期的增长能力,“人车家”生态正在释放全球独一无二的协同效应。
随着手机高端化稳步推进、IoT 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以及汽车等新业务不断贡献利润,小米已进入单季“千亿营收、百亿利润”的常态化时代。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产品交付18个月以来,小米汽车已实现扭亏为盈——三季度,该业务分部首次单季实现经营收益转正,达7亿元。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小米AIoT平台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含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首次突破10亿台,达到10.36亿台,同比增长20.2%。其中,拥有五件及以上设备接入小米AIoT平台的用户数达2160万,同比增长26.1%,显示出用户对小米智能生态的深度依赖和黏性不断增强。
当前手机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存储成本持续攀升,这一趋势可能延续至2027年。对小米而言,短期内可能对手机毛利率造成一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将有助于推动其高端化进程。
小米三季度财报再次印证,其增长动力并非单一爆品,而是一整套“模式领先”。依托手机、汽车、科技家电三大业务曲线齐头并进,小米模式的全球唯一性正在显现。
单季逼近百亿的研发投入,推动了小米在影像、性能、智能工厂、自动驾驶及AI等领域的技术落地。
站在三季度财报的节点回望,小米的增长已经不再依赖某一个爆品的偶然成功,而是由“手机—汽车—家电”三大业务链条共同驱动的系统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