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教育版app
在白云区正式启用,这是广州首个政企联动的具身智能开放平台,也是首个聚焦“具身智能”整机+解决方案的机器人创新平台,有望为区域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什么是“具身智能”?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通过“感知环境—自主决策—灵活行动”的闭环,在复杂场景中自主完成任务。这种前沿技术的突破,正是广州瞄准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据白云建科集团董事长黄树峰介绍,创新中心将打造从研发到规模化验证的全链条支持体系,搭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平台,链接各类创新主体,孵化产业链配套企业,逐步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完整产业生态。同时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与区域产业深度绑定,在城市治理、工业智造、枢纽经济、康养护理等优势领域推进规模化应用,让创新成果在区域内落地生根。
据云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合作伙伴、创邻科技CEO张晨介绍,创新中心将围绕机器人孵化器,构建集开源研发、功能训练、创新孵化、场景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源社区空间,集聚一批“大脑、小脑、肢体”技术领先企业和整机企业总部,构建以具身智能为核心要素的机器人创新策源地。
以创新中心为纽带,以里工实业、华为云、创邻科技、赛特智能等企业为牵引,据了解,未来白云区将加大整机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培育和招商引资力度,搭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平台,布局人机协作、集群智能等前沿方向,拓展海外市场合作渠道,实现产业规模年均增长50%以上,到2027年推动白云区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突破260亿元,让白云成为大湾区具身智能产业集聚核心枢纽。
据悉,白云区有70万家经营主体,具有开放多元的应用场景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需求迫切,创新中心能将这些场景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打造从研发到规模化验证的全链条支持体系,重点攻关智能感知、高精度控制等核心零部件瓶颈,推动国产化替代,制定行业安全、数据交互等标准体系。
未来,创新中心将面向智能制造、城市管理等领域打造N个示范场景,推动“机器人+”解决方案规模化落地,构建“整机—零部件—系统集成”产业链协同生态。
站在面向“十五五”的新起点,云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将全面构建机器人产业配套服务生态,推动白云区成为广州市具身智能技术验证场、成果转化器和生态连接点,为区域产业升级和能级跃升注入全新动能。
最近广州的具身智能产业“好消息不断”:白云平台启用小火箭教育版app、番禺落地研发生产基地……背后是层层政策“托底”:
2025年1月,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具身智能作为六大未来产业之一。2025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12条措施。10月,省政府进一步出台了《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落到广州,《花都区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支持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为具身智能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广州各区具身智能产业齐力迸发。其中,黄埔区作为核心区,在高端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以及芯片设计和制造等方面走在前列;海珠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天河区着力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先行示范区;番禺区积极开展具身智能产品研发创新;增城区重点布局特色智能装备和工业机器人产业;南沙区和花都区则大力发展AGV(自动导引车)、搬运机器人及物流装备并拥有较大优势。
面向未来,广州正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为引擎,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升级、向智转型、向新而行,一座充满科技感的“具身智能之城”景象日益清晰。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的通知 》
《广州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广州市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支持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