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怎么不让APP走代理
2024年9月,以色列采取了一种几乎带有羞辱意味的方式,远程引爆了真主党数万台传呼机和对讲机。接着,9月27日,以色列又发射了一枚重型钻地弹,精准命中位于黎巴嫩贝鲁特的地下掩体。真主党的核心人物、曾长期与以色列激烈对抗的哈桑·纳斯鲁拉,就在这次攻击中被“斩首”。随后,以色列与线月达成了停火协议。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中东地区最强的武装组织,尽管没有被彻底摧毁,至少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瘫痪状态。毕竟,其高级指挥层几乎被以色列完全击溃。可是,出人意料的是,2024年11月2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卡茨几乎在同一时刻公开指责真主党,称其正在“玩火”并疯狂“重新武装”。同一天,黎巴嫩南部纳巴蒂耶市还为五名刚刚阵亡的真主党成员举行了葬礼。以色列军方确认,其中四人是真主党精锐“拉德万”突击队的成员。
这让人感到疑惑。一个指挥部被“斩首”的组织,曾经被摧毁近一半武器库的组织,为什么在停火协议生效仅一年后,居然不仅没有衰败,反而展现出“复活”的迹象?
这个由伊朗资助、朝鲜提供技术支持、曾硬碰以色列的真主党,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它如今到底处于怎样的状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真主党的故事。
一切要从1982年说起,那一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当时黎巴嫩正处于内战状态,局势混乱,各路民兵四散逃窜,以色列军队轻松突破。最为弱势、最受压迫的群体是黎巴嫩的什叶派穆斯林。
正是在这一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卫队”迅速进入黎巴嫩。他们带着霍梅尼的旨意,开始在最贫困、最受欺压的什叶派地区进行“天使投资”,鼓励民众起来反抗,并声称“与我们同行,建立属于你们的天国”。于是,真主党应运而生。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真主党最多也只是一个伊朗支持的武装团体,与中东其他武装组织没有太大区别。然而,伊朗不仅提供资金,还解决了真主党“上半身”的问题,但更关键的“下半身”却是由朝鲜提供的。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朝鲜就开始向黎巴嫩派遣军事顾问。那时,朝鲜小火箭怎么不让APP走代理、伊朗与叙利亚是老朋友,都面临西方封锁,因此在许多方面保持密切合作。朝鲜能提供什么帮助呢?最重要的,是它的生存技术——如何在敌强我弱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朝鲜的专长是“挖洞”。根据解密的报告,朝鲜的“韩国矿业开发贸易公司”派出了大量教官,指导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建设了一个庞大的地下网络。这不仅仅是加沙地带那种简单的“地铁”系统,而是一个称为“隧道之地”的超级地下工程。这个工程纵深几十公里,连接贝鲁特、贝卡谷地以及黎巴嫩南部的多个关键地区。地下设施宽敞到可以容纳卡车通行,深度足以存储数万枚导弹,设施内还有指挥室、战地医院和作战掩体。
不仅如此,朝鲜还向真主党传授了特种作战技能,包括游击战的精髓——如何渗透、伏击、打了就跑。因此,真主党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个游击队,更像是一个拥有强大资金支持和顶级地道战技术的“职业军队”。
2006年,以色列决定彻底解决线月,黎巴嫩战争爆发。以色列军队信心十足,驾驶着他们引以为豪的“梅卡瓦”主战坦克,一头扎进了真主党的地下王国。当时以色列军方认为,真主党不过是装备简陋的小武装,没想到他们遇到的竟是一个经过精心装备和培训的对手。
那时的真主党已经“奢华”得令人难以想象。以色列的坦克进攻时,真主党士兵从地道里冒出来,肩扛俄制“短号”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能轻松穿透梅卡瓦坦克的防护装甲。虽然以色列一度宣称这是一款“山寨”导弹,但真主党阵地上发现的武器包装箱上,清楚地标注了:“客户:叙利亚国防部”,“供应商:俄罗斯图拉KBP仪器设计局”,这直接暴露了背后的真相。
真主党不仅用导弹攻击坦克,还用它来打人。他们的战术是:一旦发现以色列士兵躲进民房休息,就直接用“短号”导弹发射过去。这场战争持续了34天,给以色列军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很多幸存的以色列士兵在采访中表示,“他们(真主党)非常聪明,不怕死,很难打败他们”。
2006年,真主党凭借这场战争,成功树立了在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形象,成为了唯一真正与以色列硬碰硬的武装力量。然而,纳斯鲁拉清楚意识到,光靠防守反击无法长期应对。他们虽然在面子上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了进攻能力不足、大兵团协作欠缺的短板,真主党需要一次彻底的职业化升级。
机会很快出现。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叙利亚是伊朗提供武器的关键渠道,真主党在叙利亚的支持至关重要。纳斯鲁拉认为,“保卫大马士革即是保卫贝鲁特”,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真主党最精锐的部队派往叙利亚,协助阿萨德政权与叙利亚反对派作战。
在叙利亚,真主党不仅仅是打游击战,而是参与到城市攻防、街头巷战等更大规模的战斗中。真主党从此学会了指挥大兵团作战,掌握了无人机侦察、炮火协调等新型作战方式,它的战术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代价也是巨大的,真主党在叙利亚的损失惨重,至少一两千名老兵阵亡,这比它过去18年与以色列的冲突中死亡的总人数还要多。更重要的是,真主党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发生了剧变,它不再是单纯的反抗力量,而是被视为伊朗的“代理人”,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受损。
最终,真主党带着“职业化杀气”和“叛徒”标签回到黎巴嫩。很快,哈马斯在黎巴嫩的支持下,主动向以色列发起攻击,拉开了被称为“阿克萨洪水”战争的序幕。作为伊朗的另一个盟友,真主党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它的策略依旧是消耗战,通过小规模的火箭弹攻击,以色列不得不动用昂贵的“铁穹”系统进行拦截,每一枚拦截弹的费用都是几万美元,而真主党的一枚火箭成本不过几百美元。如此一来,真主党通过不断消耗以色列的资源,迫使其陷入长期的经济负担。
因此,尽管以色列在2024年的打击中取得了局部胜利,真主党仍未被摧毁。以色列的“斩首行动”并未像预期的那样完全瓦解真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