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苹果id共享账号
2003年10月15日,亿万中国人守在电视屏幕前,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历史性的一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英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22年后的今天,一起沿着这条时间的脉搏,回顾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在问天阁亮相,他们是: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执行首飞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表示,坚决完成任务,不辱使命!
身着舱内压力服的杨利伟同两位战友一起出现在圆梦园广场,出征仪式正式开始。杨利伟向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报告,请示出征:“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出发!”
进入飞船返回舱的杨利伟坐到了特制的座椅上。此时,按计划离火箭发射还有2小时45分钟。起飞前,杨利伟在舱内进行各项准备,完成100多个动作。地面指挥控制中心屏幕显示,杨利伟生理参数正常。
停泊在南太平洋的“远望”二号测量船捕获飞船信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舱内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北京航天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杨利伟在与地面通话时显得相当沉稳,他说:“我感觉良好!”
时任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宣布:“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指挥控制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行环绕地球的第一圈飞行。地面指挥人员报告舱内环境正常后,杨利伟得到指令,可以打开面窗。他拿起书和笔,随即松开小火箭苹果id共享账号,笔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立即飘浮起来。
杨利伟开始在太空中进餐。他一边看书,一边用捏挤包装袋的方式享用这顿不同寻常的午餐。杨利伟的食谱颇具中国特色,包括八宝饭、鱼香肉丝、宫爆鸡丁和用中药及滋补品制成的饮料等。
飞船变轨程序启动,指挥控制大厅右侧大屏幕三维动画实时显示,飞船尾部喷出桔黄色的火焰,加速飞行。很快,飞船又进入平稳的飞行状态。整个过程中,航天员杨利伟始终神情镇定。南太平洋上的“远望”二号测量船向北京传来数据,飞船变轨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运行到第七圈,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帜。他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太空中说道:“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运行到第八圈时,稍早之前来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指挥大厅的杨利伟妻儿与太空中的杨利伟通话。杨利伟对妻子说:“在太空感觉很好,太空的景色非常美。”他对儿子说:“好儿子,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向正在太空运行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送返回指令。按照程序,飞船将在建立返回姿态后,经过返回制动、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等一系列太空控制动作,开始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
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千米,返回舱完好无损。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行21小时23分后顺利返回。
杨利伟站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舱口向大家招手,神态自若。自主出舱后,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