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快速节点二维码
古时,人们仰望北斗辨识方向。今天,无需抬头,“近在身边”的中国北斗,赋能千行百业,为美好生活创造无限可能。
从“中国的北斗”到“世界的北斗”,北斗系统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卫星导航探索之路,成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围绕新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我们正在争分夺秒开展试验验证,以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
星载原子钟被称为导航卫星的“心脏”,其精度和稳定性关系导航系统的服务质量。曾经,由于进口原子钟无法按时供货,北斗二号建设工程受到影响。
“有一年除夕,大家都在单位加班,年夜饭是在食堂吃饺子。吃着吃着,食堂没人了,原来大家都是吃几口就跑回去进行测试了。”这幕场景让谢军难以忘怀。
5年奋力拼搏,谢军带领团队首创了星间链路和混合星座的架构体系,解决了北斗系统海外布站、卫星境外监测的难题。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
步履不停,以谢军为代表的北斗人依旧在路上,“到2035年之前,我们要设计构建一个以北斗系统为基础的国家综合授时导航定位体系。”
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无数科技工作者“敢为人先”的拼搏奉献,铸就了闪耀中国智慧的北斗价值。
2015年3月,北斗三号卫星首发试验星即将发射。当火箭整流罩缓缓合拢、卫星被完全包裹的那一刻,有一个人情不自禁,热泪盈眶。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林宝军。
此前,林宝军率领团队历经3年多艰苦攻关,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更高承载比的导航卫星专用平台、星载时频无缝切换技术、基于相控阵的星间链路技术……这些成果将在北斗三号卫星首发试验星上开展在轨验证。
“关键技术攻关往往需要10年,卫星寿命也常在10年以上,卫星运行终结时,使用的已是20年前的技术了。我们必须有更前瞻的眼光、敢于突破传统的勇气。”林宝军坚持在成熟技术托底的基础上,努力“够一够”、再“闯一闯”,把先进的技术用起来。
“欧美国家都没试过,我们可以吗?”有人质疑。林宝军没有退缩,在确定某技术路线时,他花了整整一周时间,与合作方逐个深入沟通,让大家认同了他的方案。最终,团队实现卫星各项核心技术的领先。
2024年9月,最后一组北斗三号组网星成功发射,林宝军收到一条短信:“我们完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林宝军的回应坚定如初:“我们还要做更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他正投入到新一代北斗系统的研制中。
如今,北斗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全面融入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众消费、共享经济等领域,还进入民航、海事等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
“利用北斗三号短报文的通信链路与通信内容的汇聚、分发,实现实时监控船舶位置、状态等基本信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网络通信研究院工程师郑晓冬介绍。
前不久,他带领团队开发的“基于北斗三号的远洋船舶监控系统”通过验收,极大提升航运管理的效率。
从事北斗导航地面系统建设20余年,郑晓冬率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北斗民用短报文通信平台。
“我们的创新目标就是让卫星短信走进千家万户。”郑晓冬说,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只能让用户知道“我在哪儿”,而他和团队要通过创新攻关,让北斗用户不仅知道“我在哪儿”,还能用短报文告诉别人“我在哪儿”“在干什么”,更要将北斗短报文置入智能手机里,让人人都用得了。
如何攻克短报文芯片技术难点?如何在保证手机小体积的同时,还具备大功率发射和高灵敏度接收的能力?
从零起步,困难重重。郑晓冬回忆,短报文系统进场联试时,装站地点位于偏远地区,大家吃盒饭、睡行军床,每天从早上7点干到次日凌晨,一干就是七八个月,最终确保了大系统按时开通。
“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推进北斗产业发展,共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果,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进步,让北斗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
时不我待,乘势而上。广大北斗人继承和发扬新时代北斗精神,朝着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新一代北斗系统,不断进发。
人民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乔雪峰)10月10日21时,一列装载着药品等货物的X8647/8/7次多式联运班列从沈阳铁路物流中心沙岭站准时驶出,前往成都大弯镇。 记者从国铁沈阳局获悉,这是东北首趟西南方向多式联运班列,其成功开行,标志着国铁沈阳局进一步完善了货运物流网络布局,成为跨区域物流通道运输的又一突破,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搭建了高效物流纽带。…
人民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许维娜)297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750多万套住房实现保交楼小火箭快速节点二维码、住建科技多领域从“跟跑”变“领跑”——1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集中披露“十四五”时期住建领域关键成果,并就城市更新、住房保障、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民生热点答记者问,交出一份亮眼的“住建答卷”。 城市更新加速推进 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面“体检” “十四五”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