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编程2022最新版
传统火箭炮依赖前线侦察、目标信息传递和人工决策,一旦情报滞后,战机转瞬即逝。然而,中国远程火箭炮系统如今却仿佛练就“点穴神功”——不仅能打得远、打得准,还能自主侦察、智能识别、快速反应,甚至对隐现目标、移动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飞龙-60A不仅延续了火箭炮的远程打击优势,更融合了巡飞弹的长航时、强侦察、自主决策特点。其射程依托火箭炮平台实现超视距打击、可持续侦察监视目标区域、发射后自主组网、即察即打,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形成了传统火力体系难以比拟的战术优势。
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一车一系统,一战一体系”——单车即可完成侦察、定位、打击、评估全流程,大幅减少跨军兵种协调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真正实现了“发现即摧毁”。
也就是说,以往远程火箭炮严重依赖侦察机、雷达、特种部队等外部情报来源。而飞龙-60A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模式。
它基于模块化火箭炮平台发射,升空后能自动与发射系统组网,自主执行战场侦察、目标识别与精确打击任务。更令人惊叹的是,它还能与多种巡飞弹协同组网,形成“异构蜂群体系”,根据目标特性智能分配打击任务,实现多弹协同、智能决策。
中国兵器辽沈专家黎磊指出:“这是国内首次在火箭炮火力体系中实现不依赖外部情报资源的智能化多任务能力小火箭编程2022最新版。”
飞龙-60A不仅“聪明”,而且“强悍”。其采用的多功能战斗部打破传统设计,同时具备破甲能力和面毁伤效果,可应对装甲车辆、人员集群、轻型车辆、建筑等多种目标。
为验证其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科研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严苛试验:在70℃高温和-55℃低温环境中静置48小时;对准两层350毫米均质钢装甲进行破甲测试;在5米、8米外设置6毫米装甲板,检验破片毁伤能力;使用松木板模拟软目标,验证破片密度与杀伤效果。
结果令人震撼:高温与低温环境下,战斗部均成功击穿第一层350毫米装甲;破片贯穿6毫米装甲板,松木板被密集击穿;破甲深度超过350毫米,面杀伤效果显著。
中国远火实现“无所不能”,巡飞弹才是真正的“战场革命者”推动者。飞龙-60A的列装,不仅极大提升了我军远程火力的独立作战与快速响应能力,更意味着中国远火从“打击固定目标”向“移动目标+隐现目标+侦察压制”全方位能力跨越。
它既是一款巡飞弹,更是一个智能节点、一个空中哨兵、一个精准杀手。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远程火力正式进入“察打一体、智能组网、自主决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