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代理售后服务电话
当我们识别到一个底层绝对正确的逻辑,就能利用这个逻辑去下注和套利。从而可以踩着新一轮的洗牌周期迎风而上。
在房地产领域小火箭代理售后服务电话,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谎言。我们在过去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但为了新的逻辑推导,我们不得不重新叙述一遍。
也就是货币流速下降超过货币规模的膨胀时,居民收入将会下降,大部分资产价格和物价也将体现为下跌。
那么小王贷款的动作,就是同时创造了100万的债务,和100万的货币。小王要支付100万的贷款利息给工行,同时,建行要支付100万的存款利息给4S店。
如果我们把工行和建行看做是一个整体,这个逻辑就很清晰了,小王贷款的动作,增加了等量的M2和债务,银行赚取了增加部分M2的存贷之间的息差。
而无论存款是通过交易流动,还是不流动,无论流速是快还是慢,银行始终支付不变的存款利息给储户,交易和货币流动只是改变了存款的拥有者,但不改变利息支出。
注意,在维持息差不变的前提下,银行的营收,和信贷货币规模成正比。那么营收和利润又决定了什么?
或者更精确的说,业绩和估值共同决定股价,而业绩又由M2规模决定且M2永远涨。那么,只要我们找到一个银行的历史估值大底,那么永远增长的M2,就必然能保证银行股价增速远远超过M2增速(业绩和估值同时抬升)。
这里的银行业历史估值大底,正是我2022年9月发布于知识星球。提示大家银行股已到了性价比十分突出的时候。
从2022年秋开始,我们看好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并建议 卖出房产,以农行为例,当时分红回报达到7%~8%,而房产租金回报仅1.5%(以北京回龙观为例)。
如果当时把房产卖出换成四大行股票,里外里就是6倍多的收益(房产少亏50%+银行大涨200%)。
举例来说,假设每个人每年消费猪肉的上限是100kg,那么猪肉养殖业的产出上限就是1400亿kg。
如果我们把居民收入增速看做是GDP增速+通胀,而房价增速又取决于居民收入增速,那么我们也可以得到结论:
那就是传统行业吸纳的就业越来越少时,如果这些人找不到新的就业机会,没有消费猪肉的能力,猪肉行业产量上限就会降低,从而解雇更多的人,进入恶性循环。
当我们从逻辑上补足了这两个漏洞,我们论述的传统行业股价增速必然超过GDP增速和房价增速的逻辑,就得以成立。那么,进一步的,对于技术爆发的新经济,其业绩和利润增速必然超过传统行业,就更是如此。
即使看同属东亚经济圈的日本,从2013年安倍经济学开始,东京房价从最低点上涨近1倍,而日经225指数则上涨4倍。
从2005年沪深300成立,到2021年经济大周期结束,沪深300的复合年化回报是略高于10%。这个速度,跑赢了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但也跑输了京沪等超一线城市房价。
1 近20年,房地产受益于城市化进程,也受益于人口红利。而这两个因素,都是一次性的,周期不会再来。城市化进程结束就结束了,而人口,也在逐渐趋于老龄化,至少在未来几十年,看不到人口逆转的可能。
也就是,促使过去20年房价高增长的重要原因,都是一次性的,而非周期性的,这意味着房价高增长的红利将永不再来。
2 近20年,我们参与国际分工,把产业链中没有利润的制造,也就是就业和GDP,留在了中国,而把产业链中的高利润,给了美国。这造就了过去20年中国GDP的高速增长,以及美国股市长期牛市。
而这个特殊原因,未来也将不复存在。随着我们开始以内循环为主导,并开始上攻高利润的新质生产力,其股市就必然符合我前面提出的逻辑。
也就是说,美股和日股的今天,必然也就是中国股市的明天。高层提出的股市长牛慢牛,会在若干年后,让大家彻底信服。就像今天的中国军力一样。
请注意,股价受业绩和估值的双重驱动,虽然业绩驱动符合我今天所说的逻辑,但估值波动则是导致新手亏损的根源。 依据公众号文章只讲框架的定位,所以本文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
对于公众号读者,当你理解了这个底层逻辑,理解了业绩层面对股价增速的驱动必然超过房产,GDP,以及居民收入,你就会在下一次股市低点,义无反顾的加仓指数,就像我们在4月初,大盘3000点时决策的那样(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