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小火箭节点

小火箭4天前小火箭节点4

全网最佳IP代理服务商- 9.9元开通-稳定的代理服务
如果您从事外贸、海外视频博主、海外推广、海外广告投放,欢迎选择我们。
让您轻易使用国外主流的聊天软件、视频网站以及社交网络等等

  去年年初,东部战区第71集团军某旅的直-19武装直升机与美海军MH-60R“海鹰”直升机在海上上演惊险一幕。两机最小间隔不到10米,直-19毫不退让,最终逼退外机。

  这场空中较量只是直-19日常任务的一小部分2025最新小火箭节点。别看这架直升机体型小巧,它在解放军陆军航空兵中的地位可是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头顶那个“蘑菇头”毫米波雷达,让它成了直-10的“眼睛”,扛起了战场侦察的大任务。

  直-19虽然最大起飞重量只有4吨多,但凭借毫米波雷达和先进数据链,能引导直-10发射的导弹精准打击目标,实现了“A射B导”的作战模式。

  当年直-10研发遇到波折,为了让陆航尽快获得武装直升机,中国利用直-9WZ的成熟技术,快速开始了直-19的研制工作。2010年确定研制,当年发图开工,当年实现首飞,2012年就与直-10一起批量列装部队。

  直-19是个“短平快”型号,技术难度不高,充分利用了直-9现成的动力、传动、旋翼和航电系统,重新设计了机身。

  它一改直-9用于运输为主的宽机身,采用武装直升机常见的前后纵列的双座窄机身构型,机身宽度由2.03米缩小到1.05米。

  直-19实际上依然属于直-9家族的一员,外形尺寸和发动机、旋翼、尾桨的设计几乎完全相同,最大起飞重量也同为4.25吨。但直-19的空重由2.77吨减轻到2.51吨,有效载荷高于直-9WZ。

  虽然最初是作为替补出场,但直-19在解放军陆航新作战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从“候补队员”成为体系作战中必不可少的节点。

  直-19的体型相对于直-10要小巧不少,机身更窄,更加灵活。飞行员们给它起了个绰号叫“黑旋风”,取自《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李逵,象征这种武装直升机也如同梁山好汉一般本领非凡。

  别看直-19体型小,它的飞行性能可不容小觑。直-19的巡航速度达到245公里/小时,有地效升限由2400米大幅提升到3400米,最大实用升限由4000米提升到5200米,高原使用性能有较大提升。

  直-19的观瞄系统具备昼夜观瞄能力,可以为空地导弹提供制导。该机在机身中部两侧设计了各拥有两个挂点的短翼挂架,标准挂架是两组四联装空地导弹共八枚和两组火箭巢,也可以挂带副油箱、TY-90空空导弹和机枪吊舱。

  直-19没有安装固定航炮,不能像直-10那样快速对多个方向的目标实施打击。但它机动性强,低空飞行时动作轻便灵活,非常适合承担战场侦察类任务。

  直-19最重要的升级就是加装了桅顶毫米波雷达。这种雷达采用毫米波相控阵体制,具有探测距离远、重量轻、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依托这部雷达,直-19可以在敌方防空火力外进行实时战场侦察,并将探测到的数据通过战场数据链传回地面指挥中心,实现战场态势的单向透明。

  这部毫米波雷达最关键的功能是为直-10挂载的毫米波远程雷达制导导弹提供制导。直-19和直-10配合,可以实现“A射B导”的作战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由直-19搜索目标,然后通过高速战术数据链将目标信息分发给编队中的直-10。一旦构成发射条件,直-10的武器操作员就可以直接发射毫米波导弹,飞出去的导弹由直-19的毫米波雷达实现目标照射,最后击中目标。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发射较重的毫米波导弹的任务交给直-10,而直-19则利用它轻巧灵活的特点成为空中管制节点。

  升级版加装了导弹逼近告警系统(MAWS)和激光告警系统,并在座舱两侧关键位置安装了附加装甲。MAWS系统通过探测敌方导弹尾焰来对敌方导弹的袭击提供准确的告警,而激光告警系统则用于探测敌方武器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光束。

  这些系统是防御无需雷达制导的单兵红外制导导弹的重要设备。附加装甲主要提供对地面轻武器的防御。另外,24联干扰弹发射器由一套增加为两套,可以安装更多干扰弹进行持续干扰。

  最新的升级是在机头上新安装了一个新型数据链系统。这套系统据称是用于为超视距攻击的新型远程空地导弹提供数据传输,也有可能用于和解放军陆航部队新装备的无人机进行数据共享。

  安装这套系统的直-19成为了解放军陆军战场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可以分享和共享所有战场信息网络的数据,充分发挥体系作战的威力。

  直-19不仅与直-10协同,还能与无人机协同作战。2020年11月,解放军某集团军陆航旅在进行直升机海上实弹演习时,采用无人机引导直升机进行了海上超视距精确打击。

  在漫天大雾的恶劣条件下,无人机引导让直升机的打击射程成倍提升,可进行超视距作战,大大降低了恶劣天气受到的影响,实现真正的全天候协作作战。

  参与演习的BZK-006无人机利用自身的光电雷达系统在高空搜索目标,弥补直升机侦察搜索能力不足的缺点。无人机自带的机载激光,可为陆航直升机激光半主动的AKD-10提供激光照射,避免武装直升机受到敌方防空火力打击。

  解放军陆航部队已经实现直升机和无人侦察机“点对点”通联协作,及时共享情报信息。这意味着美军所提出的数据链系统已经被中国先行实现。

  直-10和直-19的战术配合,在中国陆军的作战体系中已经十分成熟。这两种直升机的组合,让中国陆航的作战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直-10火力强悍,但缺乏旋翼顶端传感器,仅依托布置在机头部位的光电系统,态势感知能力稍显不足。而直-19的改进型在旋翼顶端加装了毫米波雷达,具备较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实战中,陆航部队往往采取直-19负责战场态势感知,直-10接受目标指示,进行打击作战的协同方式。

  这种分工协作的作战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解放军陆航的作战效率和生存能力。直-19利用其轻小灵活的机体和强大的侦察设备,在相对安全的区域进行战场侦察和目标指示;直-10则利用其强大的火力,在远端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这种“猎歼组合”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这种完美的猎歼组合,就是美国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直-19与直-10的配合不仅体现在共享目标数据上,更延伸至武器系统的协同使用。直-19的毫米波雷达能引导直-10发射的毫米波导弹命中目标,实现“A射B导”。

  这套体系让解放军陆航部队在敌人防区外就能发动精确打击,大大降低了直升机的作战风险。直-19凭借毫米波雷达成为战场信息节点,既能指挥无人机,又能为其他攻击直升机提供目标指示,小身板确实扛起了大任务。

  未来随着更多智能化装备加入,这种协同作战模式还将继续演进,但直-19作为“猎歼之眼”的角色,暂时无可替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全网最佳IP代理服务商- 9.9元开通-稳定的代理服务
如果您从事外贸、海外视频博主、海外推广、海外广告投放,欢迎选择我们。
让您轻易使用国外主流的聊天软件、视频网站以及社交网络等等

相关文章

小火箭翻墙ss节点

小火箭翻墙ss节点

  你有没有在某个瞬间,因为一张照片、一段旋律,或者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就萌生出一个能颠覆自己人生的疯狂念头?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想想而已,毕竟生活不是电影,冲动总要被现实摁在地上摩擦。可偏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