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火箭节点犯法吗
经过多轮模拟投档之后,从7月21日开始,河南2025年普通批次的物理、历史类志愿正式进入录取环节,家长和考生也迎来了今年高考最后的收获时间用小火箭节点犯法吗。
每年在这个时间段,家长都会有很多关于档案查询、专业、征集志愿等一系列关于录取的问题,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汇总,帮助考生家长了解录取期间的时间节点和录取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2)考生服务平台(推荐方式):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通过只读邮件向考生发送电子成绩单、录取信息、高招体检报告或告知函。
(3)微信公众号(主动推送):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将向关注公众号并绑定考生信息的考生一对一推送成绩和录取结果。
(5)“豫事办”查询(三方链接不推荐):考生可在“豫事办”(安卓、iOS、鸿蒙系统可在应用市场搜索下载“豫事办”APP或通过支付宝搜索“豫事办”小程序)进入“高考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服务事项,查询自己的成绩及录取结果。
以上几种查询方式中,优先推荐家长7月21日下午以后或22日上午登录孩子的考生服务平台直接查询投档院校,查到投档院校以后,再登录学校官网查询录取专业。
7月21日投档结束后,如果家长想快速了解孩子投档情况,可以带着准考证和身份证,就近到考试院服务机构现场查询,现场查询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投档院校情况,但专业录取结果至少要等7月22日以后才有结果。
录取期间,我们可以看到的档案状态无非有两种类型:“自由可投”、“已投档XX高校”、“XX高校已录取”。
出现“自由可投”的三种原因:一是考生填报的批次尚未开始投档;二是考生所报志愿未被任何学校投档,档案没有投出;三是档案投出后因不符合高校专业录取条件、或是所报专业均未被录取且有不服从调剂被退档。
考生的电子档案已投向所报院校,院校尚待下载、或已下载,并在此阶段审阅考生电子档案、确定拟录取名单及专业。
因考生服务系统数据更新与录取结果不是实时同步的,因此在考试院录取工作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考生和家长查到档案是“自由可投”属于正常情况,要注意看档案更新状态是在录取前还是录取后
已经在学校官网查到孩子被大学某个专业录取,但是考生服务平台上还显示是“已投档”,查不到录取专业。
不管是从考试院的考生服务平台,还是从学校官网上查到,只要有一个平台显示孩子已被录取,那就肯定是被录取了!
从往年有少部分家长和考生的反馈看,一些民办甚至公办大学在录取前会给考生家长来电沟通录取意向,一般会询问孩子已经投档到我校,被某某专业拟录取,是否来就读,如来就读则反馈录取信息给招办,如确定不来就读则退档。
还有家长问,如果我不想被录取,孩子考虑要复读或者对所报的专业和院校不满意,能不能直接给大学去电要求退档呢?
另外,如果学校按照家长和考生的要求主动退档,档案状态就是“自由可投”,还可以参加7月26日的征集志愿。
家长还要注意了,一旦你要求学校退档,是不可以再进行所填志愿中后续学校的检索投档的,因为你的档案已经投放给这所高校,后面的志愿都不可能再被检索。
所有在提前批、普通批里都没有被录取的,7月25日档案状态依然是“自由可投”考生,都可以在7月26日参加征集志愿。
填报方法很简单,跟正式填报一样,只不过院校和专业少了很多,征集计划中有什么报什么,这时候可以参考已经发布的本科普通批次各院校专业组投档线,在自己分数适合的情况下,把征集计划中所有能接受的院校和专业都报上,跟正常填报一样,征集志愿一共也可以报48个。
7月27日可以查征集志愿结果,7月28日以后,预计还会有二次征集计划。依然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家长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