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连接了用不了网络
2025年6月17日,旧金山人工智能创业学校的会场座无虚席。屏幕上是54岁的埃隆·马斯克,台下是硅谷最优秀的年轻创业者们。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分享会——Y Combinator总裁陈嘉兴用了很长时间,才说服他来到这里。
这位睡在数据中心亲自拉网线的亿万富翁,用近一个小时回顾了他如何从一个睡在办公室、去YMCA洗澡的互联网创业者,成为同时改变太空、汽车和AI产业的“疯子”。
30年前,他在地板上钻洞偷接网线年前,他飞到俄罗斯试图购买洲际导弹;17年前,他同时面临SpaceX和特斯拉双双破产的绝境。
每一次,当所有人都在等着看这个“互联网guy妄想造火箭”的笑话时,他都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在这次坦诚的炉边谈话中,马斯克分享了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洞察:数字超级智能将在明年到来,人类智能占比将降至1%以下;人形机器人将是人类数量的10倍;30年内火星将实现自给自足。
面对“AI海啸”,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这代人是“生物引导程序”,正在为一个由数字智能主导的宇宙文明铺路。
Neuralink可将人类输出带宽从每秒1比特大幅提升,未来能实现视觉植入和“超能力”。6.
在某个时刻,人类智能的总和将不到所有智能的1%。即使假设人类人口大幅增长,每个人都通过技术增强到1000的智商,人类智能可能也只是数字智能的十亿分之一。
但问题是,有一堵千英尺高的海啸正在逼近,那就是AI。面对这样的海啸,清理海滩还有多重要?所以我要回到主线任务——建设技术。
不过我个人还是很看好的——这个房间里的人将创造出10亿人都会使用的价值。我们还只是触及了表面。
我的直觉是,如果你强迫AI相信不真实的东西,AI可能会变得非常危险。这就是为什么在XAI小火箭连接了用不了网络,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最追求真相的AI——Grok。即使某些真相在政治上不正确,我们也必须坚持真实性。
但往好的方面看,那是80%到90%的概率会有好结果。我认为会出现至少5个,可能多达10个深度智能系统,其中可能有4个在美国。不会是某一个AI独大并失控。
但后来我意识到,不管我做不做,这都会发生。你只有两个选择:做旁观者还是参与者。我想还是做参与者比较好。所以现在我们全力推进人形机器人和数字超级智能。
人类的持续输出速度极慢——一天下来不到每秒1比特。一天有86400秒,人类很少能在一天内输出超过这个数量的符号。
马斯克:卡尔达肖夫1级文明意味着你掌控了整个星球的能量。但我认为我们现在只利用了地球能量的1%到2%,所以距离1级文明还很远。2级文明能掌控整个恒星的能量,那可能是地球能量的10亿倍,甚至接近万亿倍。3级文明能掌控整个星系的能量。我们离那还差得非常远。我们正处于智能大爆炸的非常早期阶段。
某种程度上,现在我们有多个竞争性的AI模型是件好事,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况——快速起飞且只掌握在一个人手中。
我的建议还是那句话:尽可能做有用的事。不要追求荣耀,要追求真正的工作。试着计算你能为多少人提供多大的帮助——就像物理学中功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