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批量剪辑软件
2025年3月25日,南京市小营小学迎来了一场特别的调研视导活动。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小学国防科技教育综合学习的实践探索》在此正式启动。省市区教育专家、领导们深入校园,通过沉浸式体验国防教育建设、观摩课程展示、观看国防科技大课间等活动小火箭批量剪辑软件,共同见证学校在国防科技教育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所拥有70多年历史的学校,小营小学始终将国防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2年建校起,国防教育的印记就深深融入了学校的血脉。近年来,学校更是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将国防与科技教育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小营小学成功立项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重大类项目,标志着其在国防科技教育领域的探索迈入新阶段。
活动现场,嘉宾们首先来到操场,观摩了五年级学生带来的‘国防科技大课间’展示。只见机器狗率先勘测地形,无人机精准击破目标气球,孩子们在障碍物中翻越、运送物资,现场气氛热烈,赢得了嘉宾们阵阵掌声。随后,在‘童心大厅’,陈艳艳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项目探究课程——‘制作并发射小火箭’。孩子们积极探索,利用气筒气压、化学反应等原理设计火箭,动手制作并当场实验放飞,充分展现了国防与科技教育的深度融合。
走进东部战区空军青少年航空体验馆,嘉宾们更是连连赞叹。馆内不仅有仿线D全息投影等先进设备,还有风洞实验、飞行模拟器、VR电影等丰富体验项目。孩子们可以近距离观摩‘飞行者一号’模型,学习航空器发展历程,甚至坐上飞行模拟器感受真实的飞行体验。南京市小营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戴守能在分享中表示,这些体验项目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也让他们对国防科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项目中期汇报中,戴守能校长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国防科技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他指出,学校在育人目标、课程建构、学习方式变革、物态环境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实践。国防科技教育课程作为项目实施的核心载体,经历了多次实践论证和三次更迭,形成了学科渗透课程、仪式活动课程和项目探究课程三大类,各有侧重,特色鲜明。
视导组专家们对小营小学的实践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吕林海表示,学校在国防科技教育方面的探索不仅体现了军地资源优势的整合,更形成了‘家校社军’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他建议未来可以进一步引入更多科技元素,深化综合学习内容,打造更具小营小学特色的教育模式。
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林虹在讲话中指出,小营小学的项目对玄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她期待专家们为项目的未来研究把脉问诊,提供切实指导,进一步推动国防科技教育在小学落地生根。
‘童心系国防,科技筑未来。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培养更多爱祖国、乐探究、勇创新的新时代少年儿童。’戴守能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国防科技教育实践,促进全体师生共同成长。
通过此次调研视导活动,南京市小营小学的国防科技教育实践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创新,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少年儿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