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安全加速小火箭
在岗31年,张成林始终扎根成品油生产一线万吨的行业纪录,主导构建的“汽油在线自动优化调和系统”至今仍是行业内非常高效的调和优化软件。
“成林,你这样太辛苦了,要多注意休息啊!”看着办公室里又一次留到最后的张成林,同事忍不住劝道。
他挥挥手,示意同事们早些回家,眼睛却还盯着电脑屏幕顾不上挪开——这位还有4年退休的老调度,正在攻关成品油生产全流程信息化,为后续开发AI系统优化汽油调和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每一滴油都是国有资产,我们都要负责任。”这句线岁的张成林抱着泛黄的工艺图纸,穿梭在扬子石化厂区,对照着管线一条一条地走、一段一段地查。“图纸是死的,油是活的。”这个执拗的年轻人把午饭时间都用来学习油品特性、管线压差、泵机效率……
因扩能增产需要,张成林从车间转岗到成品油生产总调度。正是靠着这样的“笨”办法,他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全系统工艺的消化吸收。张成林持续优化储运方案,不仅在零新增储运设施的前提下实现公司成品油产能跨越式提升电脑桌面安全加速小火箭,还创造了1万立方米储罐单月输转7.5万吨的行业纪录。
2016年,乘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炼化行业一派欣欣向荣。当时很多人觉得,成本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可是,张成林的心里却已经算起了一本账:公司的成品油产能是60万吨/月,这么大的体量,节约的每一分钱日积月累都能叠加出不小的利润。
“浪费掉的永远也回不来。”张成林下定决心,自告奋勇统计每周汽油生产成本、市场价格等信息,每天分析产品质量指标,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测算不同调和配方性价比并排序,从而制定最优生产方案,推动公司汽油生产效益最大化。
这项额外的工作让张成林每周要多工作超过30个小时,但也让当时公司汽油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他开发的“汽油在线自动优化调和系统”直到现在仍是行业内非常高效的调和优化软件。
近年来,成品油市场的急剧萎缩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压力。“市场变化太大了,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有劲都使不上。”作为公司成品油生产的指挥官,张成林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开始尝试改变思路。
他从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处着手,组建汽油生产调度指挥群,密切跟踪各单位配方制定,严控辛烷值变动,有时调整幅度细微到不过千分之一。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在遥控火箭发射呢!”同事们打趣道。一旁的张成林则又开始了熟悉的念叨:“一个辛烷值就是60块钱,我们一天的产量加起来就是……”2024年,张成林主导的两个项目入选公司十大创效先锋项目,创效超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