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rocket 本地节点
以普及兵器科技知识,提高中国全民国防观念,为实现国防现代化,特别是武器现代化服务为办刊宗旨,面向...
提起反舰弹道导弹,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网上盛传的DF-21C或DF-21D,认为正是DF-21C/D开了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概念之先。其实早在1969年,苏联就制成了远程(射程185~1 100千米)弹道式反舰导弹SS-N-13,用于攻击航母及其它大型水面舰艇。1973年,苏联对SS-N-13导弹重新进行了试验,并计划装备于Y级核潜艇,后因故没有投入现役。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能对航母构成致命威胁的武器,为何又弃之不用呢?是技术原因?抑或有其它难言之隐?弹道导弹真的能打击航母吗?
从作战运用的角度讲,弹道导弹最大的优势是突防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但在发射前,必须赋予导弹相应的射击诸元,包括打击目标的经度、纬度和高程等。这就决定了弹道导弹只适合攻击固定目标。因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弹道导弹,都是以固定目标为突击对象。但美国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长矛”Ⅱ型导弹却是例外。海湾战争中,“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曾在一次攻击中,击毁了200多辆想过桥的无装甲防护的车辆。“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为单级固体火箭推进的弹道导弹,有多种型号。其中,Ⅱ型最大射程140千米,携带13枚智能反装甲子弹(BAT)。该型子弹装有双模(声学/红外)导引末制导系统,其作用过程是:当子弹被抛撒滑翔至预定目标区后,声学传感器自动寻找移动装甲车队中的一个独立目标,到两者足够接近时,红外搜索器启动,引导子弹从目标车辆的顶部实施攻击。ⅡA型携带6枚改进的智能反装甲(IBAT)子弹,与Ⅱ型相比,由于有效载荷减轻,射程增加到300千米。此外,ⅡA型子弹改用毫米波/红外双模导引头,进一步减小了天气条件及目标红外特征对制导精度的影响。“长矛”Ⅱ型导弹配备带红外寻的器的末制导子弹头,也具有攻击运动中坦克的能力。
此外,美国已部署的、唯一能对洲际弹道导弹实施拦截的地基中段拦截系统(GMD)的地基拦截弹(GBI),主要由三级助推火箭和一个大气层外拦截杀伤器(EKV)组成(原拟部署于波兰的GBI使用二级助推火箭)。另据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2008年第7/8期题为“2008年中国核力量”一文提供的信息,2007年1月11日,中国曾用一枚携带拦截装置的DF-21导弹击毁了一颗废弃的“风云”1号C(FY-1C)型气象卫星。中国的DF-21导弹自不必言,美国的GBI也是以运载火箭为载运平台的,除战斗部的毁伤机理有所不同外,其组成结构、作战运用方式与弹道导弹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何为弹道导弹?弹道导弹实际上是弹道式导弹的简称,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由控制系统控制,关机后主要按自由抛物体弹道飞行的导弹。在无控制的情况下,火箭发动机关机时或主动段终了时的导弹速度和飞行倾角基本上就决定了导弹的落点shadowrocket 本地节点。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航空母舰“等”在落点处,否则弹道导弹是打不着的。怎么办?让弹头跟着航空母舰“跑”起来!要让弹头具备寻的能力。换言之,欲使弹道导弹打击航空母舰这样的活动目标,就必须采用末制导系统。事实上,无论是“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还是GBI,之所以能打击活动目标,其奥妙均在弹头具有末制导能力。反舰弹道导弹也不能例外。而既然是“反舰”,其制导模式亦应与反舰巡航导弹类似。
迄今为止,已经成熟或正在研制的反舰导弹的末制导技术或系统按先后顺序有波束制导、有线指令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半主动雷达末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半主动激光末制导、红外末制导、电视指令末制导、主动雷达/红外辅助末制导、主/被动雷达复合末制导、主动雷达/红外复合末制导、红外成像末制导、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复合末制导、地形匹配末制导、毫米波成像雷达末制导等十余种。其中,波束制导、有线指令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半主动雷达末制导、半主动激光末制导均需弹外制导站向目标发射能量以形成制导指令,因此在反舰弹道导弹中使用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被排除。电视指令末制导的特点是不能全天候作战,且导引距离较近,因而也难以在反舰弹道导弹中应用。主动雷达/红外辅助末制导是以主动雷达导引头为主,在雷达受到严重干扰时,再用小型红外传感器进行挽救。其虽有某种复合制导的含义,但在结构上不是复合的,红外只起辅助作用,现仅有极少数反舰导弹采用这种制导方式。主动雷达/红外复合末制导、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复合末制导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但存在结构设计问题,即在空间不大的反舰导弹头部,很难同时装设两个接收装置,在设计上也难以融为一体,故而前者已基本上不受关注,后者要进入实用阶段仍需时日。至于地形匹配末制导,由于海面起伏不大、信号特征单一,在反舰导弹中也很少采用。但印度的“萨加里卡”潜舰导弹使用了这种制导方式,由侦察机或卫星提供目标数据,将导弹导向目标。毫米波成像雷达末制导虽然抗干扰能力很强,但目前还只是一个远期设想。由此可见,现阶段适用于反舰弹道导弹的最佳末制导方式无非主动雷达末制导、红外末制导、主/被动雷达复合末制导、红外成像末制导4种。世界上第一个速度大于2马赫的反舰导弹苏联/俄罗斯的SS-N-19“舰毁”导弹和被誉为“航母杀手”的俄罗斯的SS-N-22“日炙”导弹,均采用主动雷达或被动红外末制导系统。世界上第一种在实战中击毁军舰的空舰导弹——法国的“飞鱼”AM39,法国的“飞鱼”MM40舰舰导弹和美国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捕鲸叉”(美国从未装备过超音速反舰导弹)都采用主动雷达末制导系统。号称飞行速度达到5~7马赫的印度“布拉莫斯”Ⅱ型反舰导弹则采用主/被动雷达复合末制导系统。鉴此,若不出意外或发生技术突然性,反舰弹道导弹的末制导方式应该也是上述4种制导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测试中的SS-N-13导弹。从测试电缆的数量分析,SS-N-13导弹的制导系统及目标探测、跟踪设备十分复杂
然而,与一般的反舰导弹相比,反舰弹道导弹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再入速度大。用于打击航母的远程反舰弹道导弹,再入速度至少超过“布拉莫斯”Ⅱ型的7马赫,属高超音速导弹。二是当再入大气层时,由于受到巨大的气动阻力,弹头速度会迅速减小,因而过载较大,纵向达数十个重力加速度。实施大范围寻的机动时,横向过载甚至有可能超过纵向过载。速度快,自然要求导弹的应变能力强。在相同的制导水平和干扰条件下,2马赫的超音速导弹的数据处理时间比0.8马赫的亚音速导弹要少60%左右。因此,一旦遇到干扰或诱饵,导弹可能还没“看”清目标,就“噌”地一下子飞过去了。而且由于速度太快,错过了目标,要校正回来难度极大。很显然,用于打击航母的反舰弹道导弹的速度远大于2马赫,对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要求必定更高。过载大,对弹道导弹弹头结构强度的要求已不成问题,但末制导系统属高度精密传感器。美国海军前军官史宾塞指出,要使其适应数十个重力加速度的工作环境,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且或许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SS-N-13导弹及其从潜艇发射攻击水面舰艇示意图。导弹携带的目标探测、跟踪设备在弹道最高点开始工作,对预定海域进行搜索;捕获目标后,进行第一次弹道修正;在目标探测、跟踪设备舱与弹头分离前,进行第二次弹道修正;之后弹头再入大气层攻击目标
与固定目标的坐标、高程已知相比,航行中的航母一直处在运动之中,因此,弹道导弹在进行射击诸元装定时,只能将瞄准点选在航母活动范围内的某一确定点上。待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空后,再依赖末制导系统寻找目标。而通常情况下,末制导导引头的作用距离一般为20~30千米,即使美俄最先进导引头的作用距离,也不过50~60千米。俄罗斯“宝石”超音速巡航导弹射程120~300千米,当要求最大射程时,导弹飞行至预定目标区后,弹上雷达即开机搜索目标;当进行较小射程作战时,在距离目标25千米处,弹上雷达才开机工作。AM39“飞鱼”导弹飞行至距目标10千米处时,导引头才开机搜索目标。换言之,反舰弹道导弹能否将弹头送到距航母60千米以内甚至更近区域,成为其能否捕捉并攻击航母的关键。
以SS-N-13导弹为例,若假定导弹以其最大速度4马赫飞行,则导弹抵达1 100千米最大射程处的时间约为13分钟;若再假定航母以35节的速度全速航行,在这段时间内的航行距离为14千米左右。相比航母的航行速度,弹道导弹的确飞得够快,如果筹划得当、指挥顺畅、行动得力,只要侦察系统一发现目标,就立即实施导弹发射,那么,将弹头送到其末制导系统能发挥作用的目标区上空,从时间上讲应该是来得及的。但实际上,这种假定极富理想色彩。毕竟从侦察系统发现目标到指挥机构进行作战决策需要时间,从受领任务,到发射单元占领阵地需要时间,从发射单元占领阵地到实施导弹发射也需要时间,这些时间累积起来有可能比导弹从发射到飞抵目标区的时间要长得多。因此,欲将弹头送到距航母指定范围内,反舰弹道导弹必须具有中段弹道修正能力,并且这种能力不是类似于美国“侏儒”导弹,俄罗斯“白杨”M、“伊斯坎德尔”导弹那种按制导方案实施机动的能力,而是类似于美军“战术战斧”(“战斧”BlockⅣ)在飞行中转换攻击目标的能力。惟此才能根据航母的运动情况,调整飞行弹道,使弹头更靠近攻击目标。
从原理上讲,导弹弹头在太空中飞行,只需很小的力和力矩就可使其姿态发生较大变化,因此使用小型固体(液体)火箭发动机或冷气喷管就可对弹头飞行弹道进行有效控制。对反舰弹道导弹而言,关键是控制信息的来源问题。从现有技术水平分析,有两种方式可获取弹道修正信息,一种是“战术战斧”方式,另一种是SS-N-13导弹方式。
所谓“战术战斧”方式,即通过数据链定时或不定时地将拟攻击航母的动态信息提供给飞行中的导弹,导弹据此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机动、变轨。其过程与弹道导弹打击固定目标时进行射向变换的过程极其类似,只不过这个过程不是在导弹发射前进行而是在太空(天空)中实施且不断重复而已。SS-N-13导弹方式的大致程序是:导弹的目标探测、跟踪设备在弹道最高点(300千米)开始工作,对预定海域进行搜索,以捕获离瞄准点65千米以内的目标;捕获目标后,用工作5~15秒的固体小火箭修正导弹的飞行弹道;在与再入体分离前,重复上述过程,再次对弹道进行修正,直至飞向目标,用核战斗部摧毁敌方航母。
毫无疑问,要攻击航母,首先必须发现、跟踪它。美国《图像情报与分析网站》2009年1月一篇名为“超视距雷达与反舰弹道导弹”的文章描述了中国反舰弹道导弹攻击航母的过程:“在天基卫星确认目标后,应用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系统可以实现早期预警,提供发射反舰弹道导弹的方位数据。”
这里所说的天基系统,主要是指海洋监视卫星。这种卫星上装备有专用于监视海洋特性的电子侦察设备,通过侦听、窃听、截获舰载雷达、通信和其它无线电信号,来判明与确定舰船的性质、位置、航速和航向等,属信号情报系统。
2002年5月,中国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1号。从2006年起,中国又陆续发射了一系列的遥感卫星。台湾《亚太防务》2010年6月号曾刊发一篇名为“颠覆游戏规则的武器”的文章,称大陆的遥感卫星可用于反航母作战,特别是三颗一组的电子侦察卫星星座可将对中纬度地区重复探测的时间压缩到1小时,足以对大型舰艇进行初步监测。
不过也有迥然不同的观点。德国防务专家网2010年8月9日刊发的美国防务专家洛伦·汤普森的文章称,根据推算,中国要完全掌握整个南中国海的一举一动,大概需要一百多颗在三个平行轨道上运转的低轨道侦察卫星,而目前中国仅有少量这种卫星,因此很难利用卫星全程监测目标区域。事实上,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对其监测难度极大,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具备海洋监视能力,定位精度均为2千米。但相比之下,美国的能力更强、后劲更足,已具备海洋监视成像能力,拟发展的系统也均为成像情报系统。
“ 超视距雷达与反舰弹道导弹”一文提供的中国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探测范围示意图。左下角小图为央视截图中显示的中国遥感卫星整流罩
“超视距雷达与反舰弹道导弹”一文推测,中国的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探测距离为800~3 000千米,方位角为60°,在当前部署状态下可覆盖从日本到菲律宾群岛的海面区域。
当然,若侦察机、侦察船、潜艇及其它手段具有远距离情报获取能力,且能突破航空母舰战斗群防空、反潜、反舰作战体系的话,它们在为反舰弹道导弹提供目标数据方面亦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弹道导弹纵横驰骋半个多世纪,从未有人对其能力表示过怀疑。惟独使用弹道导弹突击航空母舰,竟招致铺天盖地的猜测与质疑,主要原因还在于航空母舰是海上活动目标。因此,若趁航空母舰静止或慢速移动时对其实施突击,胜算无疑大增。也就是说,在反舰弹道导弹与航空母舰的对抗中,选择有利的突击时机至关重要。具体而言,使用反舰弹道导弹攻击运动中的航母,应当选择在航母航速较慢和航向较为稳定时实施。
一种情况是航母进行海上补给时。通常情况下,航母连续作战4~5天(舰载机出动强度为每架每日2次)后,就必须对航空燃料及弹药进行补给。此时,航母的速度只有5~10节,且持续约2小时。在补给期间,由于达不到一般舰载机起飞时所需的30节风速,舰载机也无法起降,因而在航母甲板上停放飞机较多。另外,补给舰船一般与航母并列航行,有时为缩短时间,综合补给船还可能从另一舷对编队中的巡洋舰或护卫舰同时进行补给。这样就有可能出现2~3艘舰船以密集间隔、固定航向、慢速并列航行的情况。这自然是反舰弹道导弹实施突击的较佳时机。
另一种情况是航母舰载机起飞和回收时。舰载机起飞和回收时航母一般以超过30节的稳定速度逆风直线航行。在昼间正常气象条件下,组成一个中等规模攻击编队(20架飞机)理论上约需25分钟,整个机群的弹射起飞时间至少需要32分钟,夜间则超过1个小时。舰载机回收时的情况也大致相当。舰载机起飞和回收时,航母甲板上人员、飞机、弹药的密度较大,同时大量舰载机在航母附近空域活动,也使航母战斗群对空中来袭目标的拦截受到一定限制。很显然,反舰弹道导弹于此时对航母实施突击也能达到较好的打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