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属于什么类型的软件
最近国产AI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火遍全球,以至于1月24日英伟达股价大跌3.12%,并且随着周末舆论发酵,1月27日下午,英伟达股价盘前跌幅达到了10%;开盘后英伟达股价就一路下泄,盘中基本看不到反弹挣扎,最终全天大跌17%;
因为DeepSeek最新发布的R1大模型,是达到了OpenAI的同等级别水平,并且DeepSeek达到这个水平所需要的芯片数量是远少于OpenAI。
据DeepSeek自己介绍,V3版本在推理速度上相较历史模型有了大幅提升。在目前大模型主流榜单中,DeepSeek-V3 在开源模型中位列榜首,与世界上最先进的闭源模型不分伯仲。
这个时候,DeepSeek就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但还没有火出圈,国内舆论对DeepSeek的关注度也不大,对金融市场也没有什么影响。
专业大模型排名Arena在1月24日公布的最新排名,DeepSeek-R1基准测试已经升至全类别大模型第三,其中在风格控制类模型分类中与OpenAI o1并列第一。而其竞技场得分达到1357分,略超OpenAI o1 的1352分。
并且,华尔街顶级风投A16Z创始人Marc Andreesen在1月24日也发文称:“DeepSeek R1是我见过的最令人惊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之一,并且是开源的,是对全世界的大礼。”
A16z合伙人、Mistral AI董事会成员Anjney Midha表示:“从斯坦福到麻省理工,DeepSeek-R1几乎一夜之间成为美国顶尖大学研究人员的首选模型。”
该报道称:“该公司构建了一个比谷歌和OpenAl等美国巨头更便宜、更具竞争力的聊天机器人,其高端计算机芯片数量更少,显示了芯片出口管制的局限性。”
纽约时报这篇报道还提到:“DeepSeek大模型以极低成本和少量芯片就实现了与OpenAI等巨头相媲美的性能,挑战了唯有科技巨头才能研发尖端AI的行业共识。”
该报道还称:“其成功源于中国工程师在美国芯片限制下的创新突破:通过开源生态协作、算法优化及资源整合,将黑市芯片与量化交易公司的算力积累转化为技术优势。这种模式不仅揭示美国技术封锁的意外反效果,更预示中国可能通过开源主导权重构全球AI竞争格局,使低成本创新成为颠覆行业的新路径。”
这些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虽然都存在渲染中国威胁的惯性思维,字里行间也没少阴阳怪气,但这也说明DeepSeek确实用很少的成本就实现跟OpenAI同等级别水平的AI大模型。
于是,在大量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下,DeepSeek一下子火出圈了,并且其开源和低成本的优势,也让英伟达股价在1月24日出现大跌。
1月24日之前,虽然国内舆论也有一些关于DeepSeek的零星报道和讨论,但显然跟1月24日之后这种全网刷屏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级别的报道力度。
1月27日,DeepSeek应用登顶苹果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在美区下载榜上超越了ChatGPT。
而DeepSeek热度越高,对英伟达股价越不利,再加上英伟达自身的泡沫化风险,多方面因素叠加下,这才导致英伟达股价在1月27日大跌17%;
只不过英伟达是AI龙头,过去两年涨了14倍,之前市值达到3.5万亿,都超过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
不过1月27日,英伟达市值就跌没了5900亿美元,刷新了美国金融史的纪录。目前英伟达市值2.9万亿,已经低于苹果和微软。
之前美国搞的AI是成本极其昂贵的,科技巨头动辄得花上百亿美元的成本,去购买动辄数万张,甚至十几万张的专业AI芯片显卡。
这使得互联网巨头可以通过大量购买AI芯片,达到垄断AI算力,大幅提高AI行业的进入门槛,让中小企业无法进入AI行业。
这使得美国的生成式AI进入门槛很高,便于资本去炒作AI泡沫,这实际上是在扼杀AI领域的创新。
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Jim Fan评价道:“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一家非美国公司在真正践行着 OpenAI 最初的使命——开展真正开放的前沿研究,为所有人赋能。这看似不合常理,但最富戏剧性的往往最可能发生。DeepSeek-R1 不仅开源了大量模型,还公开了所有训练细节。”
DeepSee通过开源和低成本的优势,让生成式AI的进入门槛大大降低,可以让大量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参与到生成式AI领域,这可以大大加强AI领域的创新,这才是真正能大幅推动AI发展的模式。
而现在,一向标榜自己的科技创新领头羊的美国,却在固步自封搞闭源,对外搞小院高墙来进行科技封锁。
而被美国竭力围堵的我们,却在美国最擅长的生成式AI领域取得了突破,不但赶上了美国的生成式AI水平,并且还通过开源的方式,有望主导接下来的生成式AI发展方向,这才是美国最恐惧的。
在美国生成式AI爆火后,国内舆论一直有一种担忧的声音,担心我们在这场AI革命竞赛里落后,甚至被美国封死。
1月24号,一名Meta员工匿名称,现在Meta内部因为DeepSeek的模型,已经进入恐慌模式。
这位Meta员工写道:“一切源于DeepSeek-V3的出现小火箭属于什么类型的软件,它在基准测试中已经让Llama 4相形见绌。更让人难堪的是,一家‘仅用550万美元训练预算的中国公司’就做到了这一点。
Meta的AI部门里一个高管的薪资就超过训练整个DeepSeek V3的成本,而且这样的高管还有数十位,如此挥霍资金他们如何跟投资者交代?
美股大V“THE SHORT BEAR”在1月24日发文称,“DeepSeek给AI巨头们带来了痛苦时刻,投资者必须对此敲响警钟。如果击败OpenAI只需要5500万美元,那么这个行业的商业化会比很多人预想的要快很多。”
他还说:“美国AI公司每年必须产生约6000亿美元收入来支付其AI硬件费用。现在看来,这种冒险行为变得越来越无利可图。”
我之前也分析过美股AI泡沫这个问题,当互联网巨头动辄花数百亿美元去购买AI芯片,这会带来巨大的沉没成本。
而且美股的投资人也在恐慌,投资者Geiger Capital表示,“Deepseek和OpenAI一样好,甚至更好,而且价格只有后者的3%……而美国公司却投入了数千亿美元。那么……纳斯达克会怎样呢?”
这里最关键一个问题是,美股互联网巨头为了生成式AI已经投入数千亿美元,而Deepseek的出现,让他们投入的数千亿美元更像是笑线日,美国科技公司集体大跌的主要原因。
之前美国AI发展最大一个问题就是成本太高,而AI泡沫和资本的热衷,让美国互联网巨头沉迷于大力出奇迹,动辄就是投资数百亿美元去堆芯片、堆算力,而不想着去优化算法,降低成本。
特朗普上任后,OpenAI联手软银和甲骨文,刚给特朗普推出一个画饼项目叫“星际之门”,对外宣称要投入5000亿美元,用于在美国建设支持AI发展的基础设施。
但美国的工程师一旦加入到Deepseek的开源社区里,反而只会推动Deepseek的加速发展,这就是开源的魅力。
诺奖得主、“AI教父”杰弗里·辛顿在1月21日表示,中国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比美国更好,拥有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这将为AI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尽管美国试图通过限制芯片来减缓中国的发展,但这只会促使中国加速发展自己的技术。
确实如此,美国对我们限制AI芯片出口,于是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工程师,就得绞尽脑汁去优化算法。要想办法在算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去尽可能降低成本,来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