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小火箭手游官网入口
你可能不知道位于北极圈的捷里别尔卡(Teriberka),但或许听过那里有座“世界上最孤独的秋千”。它孤零零地坐落在北冰洋畔,远方是雪山或极光,游客坐在上面,“身后皆为南”。但如今,这座秋千不再孤独,黑压压排队的中国游客挤满秋千之外。
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个景点几乎成了“中国特供”,只卖爱打卡拍照的中国人。且这种类似景点,还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中。
听到“世界上最孤独的秋千”这个称谓时,来自湖北武汉的琪琪便敏感察觉,这种文艺过头的描述,估计就只是一个华而不实的网红打卡点。
今年2月1日,琪琪跟三位朋友从俄罗斯北部小城包车去捷里别尔卡,传说中位于世界尽头的北极圈小镇。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捷里别尔卡拥有极昼、极夜等独特天象,诸如“最北秋千”“冰封王座”“沉船墓地”等极具诱惑力的景点,也在各类社交平台上渐渐走红。
包车花了1200元。刚下车,琪琪便被眼前这无垠的雪白所震撼。虽然位于北极圈,但体感温度也只是-10°,并没有预期刺骨的寒。
但愉悦的心情很快就随着眼前的人龙消散。琪琪发现,捷里别尔卡的这个景区顶多20分钟就能逛完,最孤单的秋千看起来并不特别,旁边却排满了四五十位同胞游客。
包车司机主动上前帮忙排队,让琪琪先自行逛逛。在黑压压的中国人中,这位俄罗斯司机看起来更像一名外国人。
一个多小时后,听到司机在呼喊自己,琪琪赶紧冲向队伍前端。只见一个自称某书旅拍达人的妹子特别积极地高声介绍,她所在的位置就是最佳机位,“大家就站在这里,用我这个角度拍,保准出片还不浪费时间。拍完一个就赶紧下一个,我们抓紧时间。”
坐上秋千,被人用力一推,琪琪面向北冰洋荡了起来,耳边的风声里夹杂着相机的喀嚓声,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就结束了。
琪琪飞速撤离,为下一位心急火燎的中国游客让道。司机再帮忙去十几米外的另一处“冰封王座”排队,那里又是一条中国龙。
在奥地利西南部的因斯布鲁克,一座隐藏在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普通小桥,也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吸睛,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点。
来自北京的阿恒在某书上看到这样一幅照片:有人单臂抓住桥索,悬在半空中,身后的湖面蜿蜒进雪山。他也便趁着假期前去效仿。
来到现场,出片比阿恒想象中要麻烦得多:导航至一个拼写极为复杂的地址,需要开车1.5小时,中途还会有人收取约16欧元(约121元)的过路费。由于基建并不完善,停车后还得继续徒步。
冬天的阿尔卑斯山脉尽是积雪,一路满是大石头,没有做好登山准备的阿恒脚步打滑,好几次险些摔倒。战战兢兢爬山近2小时,阿恒才望见不远处的山顶木屋——网红桥就在旁边。
终于抵达网红桥后,阿恒才发现这里竟然聚集着七八个慕名前来的国人。由于借位拍摄需要离地4米,大家齐心协力地彼此帮忙。一名肌肉健硕的男士,站在大石头上用肩膀助力阿恒,让他可以伸手够到桥索。
费尽力气拍到这张充满力量感的照片后,阿恒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配文是“战胜恐惧后才发觉,我终于把握住了人生。”
到底什么叫“景点网红化”?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个答案。它并不是一个有着明确定义的学术概念,但每个人脑海中或许都会浮现出某个城市、某个区域,具化到某个建筑某个角落。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中国游客在全球遍布了2000多座城,体验类项目支出大大提高。但如果这份体验没有被照片记载,旅游似乎就失去了意义。
在穷游网的调研中,87%的中国游客坦言,影响出行目的选择的重要因素,是“出片质量”。在诸多游客心中,网红景点就是完美出片的最佳答案。
去一个新的国度,如果没有一张标志性的打卡照,就“等于白来”。泰国水门寺大佛、 埃及金字塔、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等耳熟能详的地标建筑,都在热门打卡的行列。
以法国巴黎为例,老佛爷百货,以宫殿般的奢侈品购买体验享誉全球,但其吸引力正在逐年下降——前来光临的中国游客占比从2019年的58%在2023年降到了36%。
客人都去哪儿了?另一旁的巴黎玛黑区正在闷声发大财:以咖啡、服饰、展览等艺术打卡为主的店铺们,迎来了平均22%年增长率的中国游客。比起老字号但略显陈旧的老佛爷百货,巴黎玛黑区的买手店们显得更先锋、更文艺、更出片。
在某社交平台上,#巴黎玛黑区 的标签数据为1.2亿,而#老佛爷购物 仅为2800万。超过4倍的流量差,足以解释中国游客为何更青睐前者——看似主动的选择,其实是数据流在背后牵引。
冰岛上有处飞机残骸,曾是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的取景地,但地如其名:就只是一架残破的飞机而已。但在某社交平台1万多篇笔记的加持下,这处残骸成功晋升为“人生必去的打卡点”。
出片的代价是:停车至入口后,需徒步前往,来回7公里大概要走3小时。但这并没有阻止无数国人前赴后继。中国游客的打卡占比从2018年的12%升至2023年的37%。
肉眼可见,大量一般的旅行景点正在逐渐转化为“网红化”的拍照打卡点。当社交媒体在算法机制下,让图像的传播飞速裂变,出片质量实打实地撬动了国外文旅经济。
网红景点周边地产溢价是第一个显形现象,如泰国清迈宁曼路,自从网红咖啡馆Graph Cafe出圈后,周边商铺3年租金从8000泰铢/㎡涨至35000泰铢/㎡,涨了4倍多。
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的溢价,最终都被消费者——尤其是中国游客承担了。自从某平台 “牧场滤镜”上线后,泰国清迈的“牛仔农场”热度攀升,不断前来拜访的游客直接让门票翻了3倍至150泰铢(约32元)。
向来是旅游胜地的印尼巴厘岛,餐饮正义小火箭手游官网入口、酒店都上涨了30%左右,甚至连以前300元就能租到的摩托车,也变为了500元。
冰岛飞机残骸跟某书合作推出了官方摄影指南,特设了“极端天气风险自担”的中英双语警示牌。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开设“黄金时段摄影票”。塞尔维亚的泽蒙小镇不仅在热门打卡街道增设了中文拍照指引牌,当地旅游局还特意培训了30名中文导览员。
泽蒙小镇在天鹅湖旁推出了“天鹅饲料+拍照”套餐,价格从最初的5欧元涨到了11欧元(约83元)。巴黎花神咖啡馆不仅可以用支付宝预约靠窗座位,还推出了“莫奈睡莲同款下午茶套餐”,98欧元(约738元)/人的价格,包含了专业摄影师的10分钟跟拍。
在流量变现的商业逻辑下,商家、消费者乃至政府等,一定程度上都裹挟在了网红主义的浪潮中。拥抱中国的社交媒体,成了国外某些景点的“救命稻草”。
被巴黎玛黑区冲击后,老佛爷百货并未“坐以待毙”。相关工作人员曾雇佣中国留学生团队,专攻小红书“法式慵懒风”摆拍教程,间接带动老佛爷百货箱包销量,增长41%。
土耳其棉花堡的当地旅行社,购买中国某短视频平台“探店达人”账号孵化服务,让景点进入 #治愈系旅行 话题推荐池。据平台内部评估,算法维护费约12万美元,但为棉花堡引流的价值超过了300万美元。
泰国清迈宁曼路火了后,拥有超强商业嗅觉的中国投资者,火速赶来收购了沿街老旧店铺,改造为“废墟风摄影基地”,迎合以中国游客为主的拍照打卡党,据说回报率超过了普吉岛海滨酒店。
当拍照打卡取代了更为多元的城市功能,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城市迭新的窄化。过渡拍照导致流量反噬的案例,屡见不鲜。
因为忍受不了一辆辆中国游客下车后疯狂拍照,感觉自己被当成动物围观的澳洲黄金海岸居民们,联合工作人员一同报警。
泰国普吉岛机场旁边有片沙滩,因为可以拍到飞机大片而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蹿红。由于拍照行为有造成飞机坠毁的风险,泰国政府宣布:在这座沙滩上拍照,将判处死刑!
面对大量慕名而来的人群,小景点及时限流,便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提高游客的游玩体验。
克罗地亚古城启用了摄像头监控人流,只要人数超过六千就会关门——如果早上7点前入场,票价还会优惠40%,用以分散打卡高峰。
马丘比丘只向国外游客开通3条固定的参观线路,保证本地居民免受侵扰。威尼斯开始向一日游的游客收取“入城税”。
冰岛当地政府就要求华人摄影师考取“极地安全执照”,设备租赁时需缴纳20%环境保护押金,过滤掉更初级的摄影爱好者。新西兰特卡波湖,也因为光污染问题,向夜间使用补光设备的游客收取300纽币(约1236元)。想出片,先给钱。
也有景点进行了更先锋的商业实验。秘鲁马丘比丘在2024年试行了“无手机游览”。游客进入前继续先寄存手机。出片则有官方摄影师出力。这种沉浸感的追求,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其中参与的中国人占比29%。
新技术时代,合成照片就跟呼吸一样简单。今年,克罗地亚计划计划借助AR,为游客虚拟打卡——不用亲自前往实体遗迹,就能拿到《权游》同款打卡照片。迪拜未来博物馆也推出了“虚拟分身打卡服务”,一张照片25美元(约183元)。
携程也在AI技术的支持下,测试场景迁移算法,游客在自己家就能生成“冰岛极光照”。这种纯粹的出片项目,或许会对传统旅拍造成冲击。
当拍照出片行为重构全球旅游价值链时,行业也正在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为中国游客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不过对游客来说,当你终于拿到一张可以秒获千赞的人生照片时,或许需要想想,真正感动你的是这张照片,还是更有触感与温度的真实风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