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黑名单规则
吉斯-151(ZIS-151)作为苏联二战结束后研制的第一种军用卡车,参考过斯蒂庞克US6的设计,带有明显的美国特征。
上世纪5、60年代被认为是苏联开始向第二代军用卡车过渡的时期,吉尔-157(ZIL-157)虽然是苏联自行研制的,但在整体设计和外观上仍然保留了美国元素。本文要介绍的就是利哈乔夫工厂生产的吉尔-157系列军用卡车,其中一些型号很少有人知道。
这款全轮驱动、全重2.5吨、三轴卡车有着“扎哈尔·扎卡里奇”、“鳄鱼”和“切肉刀”等绰号,尽管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设计,仍然是吉斯-151不太成功的改进型号。它采用全单轮设计,具有相同的轮距,并配备吉斯-485两栖车辆的胎压调节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吉尔-157就是中国CA-30A越野卡车的原型。
本文为叶夫根尼·科赫涅夫(Evgeny Kochnev)撰写的介绍文章,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1958年9月,吉尔-157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并很快在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作为农业卡车亮相,并荣获大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了苏联国内汽车工业的最高成就和常青树,先后生产了三代,成为苏联军队和许多外国军队的主力车型。
1958~1961年生产的第一代产品与吉尔-157原型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但发动机功率增加到104马力,采用带折叠前风挡的三座全金属驾驶室,使用相同的货厢平台,以及全新的引擎盖和散热器格栅。并没有提及必须配备自救绞盘。
1961~1978年生产的第二代吉尔-157K军用卡车,使用了吉尔-130和吉尔-131卡车的部件,而这些零部件就在相邻的传送带上完成组装。吉尔-157K配备了新型单片离合器、同步变速箱和经过简化的胎压调节系统。
1977~1992年,第三代吉尔-157KD军用卡车在乌拉尔汽车发动机厂(UAMZ)投入批量生产。这一代卡车的特点是安装了110马力的发动机、加强型底盘、新照明装置和吉尔-131的车身。
以上三代卡车均有多种小规模改进型,包括牵引车、用于安装各种专用车身和上部结构,只配备动力和传统部件的底盘,以及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出口型号。
批量生产的吉尔-157可以在货厢内运送16~18名人员和物资,也可以当作拖曳火炮和导弹系统的牵引车。驾驶舱为车组人员配备了放置个人武器的支架,并有防化装备包、急救箱和灭火器,许多驾驶室顶部还安装了轻型备件箱。
吉尔-157继承了包括吉斯-151在内的许多先前型号的特点,并首次配备了多达100种特殊附加装置,包括第一种用于运输、装载和保障弹道导弹作战能力的各种特殊装置,更不用说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
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军事工业掌握了各种设计的全系列居住型厢式车身的批量生产能力,并形成了统一的制造标准。最初,吉尔-157卡车配备的是KUNG-1M金木混合车身,后来被专门安装在嘎斯-66底盘上的轻型无框架K-66和金属框架KM-66厢式车身所取代。对于特殊用途,使用K-44横向扩展车身和K-35公交式通勤车。
多种型号的军用无线电台、雷达站、指挥所、无线电测向仪甚至对流层(空间)通信系统都安装在KUNG-1M、K-66厢式车身内,这些车辆采用第二代、第三代吉尔-157卡车底盘,配备屏蔽电气设备。
上世纪50年代,苏联军队缺少可以在野战条件下对各种军事装备进行专业维护和修理的车载修理设备,于是推出了两种主要的机动汽车修理厂(PARM)和军用汽车修理和保养厂(VAREM)。这两种专用设备车辆均采用吉尔-157卡车底盘,以及配备修理设备的KUNG-1M和KM-66车身。
这类军用车辆采用吉尔-157/157K底盘,车身部分在吉斯-151(ZIS-151)的基础上研制。新型机械化油罐车ACM-4-157自身配备油泵,可以实现油罐车的功能。
ATZ-3-157油罐车可以加装一个200升的附加油罐,能同时为四辆车补充燃料,而新型油罐车VMZ-157的设计几乎没有改变。
随着吉尔-157KG和吉尔-157KDE装甲卡车的批量投产,多种类型的机动导弹系统保障设备和中短程弹道导弹的地面发射准备系统开始安装在这些卡车上。由于特殊装备的保密要求,当时无人知晓关于它们的一切,并且那些年的照片也没有保存下来。
其中包括携带氧化剂的火箭燃料加注车,以及补充压缩空气或氧气的压缩机站、用于组装导弹弹头的专用KUNG车体、用于运输导弹弹头的配备专用容器和封闭车体的特种车辆、用于检查电缆设备、运输备件和附件的发射前准备车辆。
随着吉尔-157卡车的问世,消防车辆工厂制造了大家最熟悉的8T311洗消车辆。可以使用特殊液体清洗和中和导弹系统、各种武器装备和周围区域的化学毒剂。
ARS-12D自动加油站被改进型ARS-12U所取代。防化部队还使用了ADM-48D烟雾车和AGV-3M综合烟雾车。
1958年,KMM机械化车辙桥由吉斯-151A转移到带自救绞车的吉尔-157卡车底盘上,随后又转移到吉尔-157K底盘上。使用车载装卸设备,将7米长的车辙桥向后倾倒,并放置到需要架桥的区域,让机械化部队快速跨越沟渠与河流。KMM机械化车辙桥通常为五辆一组。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TPP重型浮桥运输车,该运输车从吉斯-151A改为吉尔-157K。吉尔-157K配备了运输浮桥体,以及将浮桥体投放到水中的平台。并在吉尔-157K基础上,研制团级机动钻机PBU-50,钻孔深度可达50米。
上世纪5、60年代,新型机动防空、战术和战役导弹系统获得进一步发展,导致了新型运输和装载车辆(TLV)的出现。
1961年,PR-14A TZM安装在吉尔-157底盘上。该车是S-125“涅瓦河”防空导弹系统的一部分,运载两枚固体燃料导弹,每枚重约1吨小火箭黑名单规则。
1967年,运输SA-75M“德维纳河”防空导弹的PR-11AM运输和装载系统,以及吉尔-157KV牵引车。
同时,由于大型导弹外形和重量较大,以及对运输安全和保持战备状态的要求,普遍使用吉尔-157V/KV牵引车和专用单轴半挂车的运输车辆来运输一枚导弹。
1957年,吉尔-157V开始取代苏军此前装备的吉斯-151牵引车,并作为S-75“德维纳河”防空导弹系统的PR-11A TZM的一部分使用。随后,吉尔-157生产了多个型号,用于运输不同型号的导弹系统。1958年以后,经过改进的PR-11AM防空导弹运输和装载系统首次交付苏军,该运输系统可以运输SA-75M“德维纳河”防空导弹。后来,这种运输和装载系统经历了几次改进,直至被吉尔-131V牵引车取代。
1965年,莫斯科地区的反导防御团获得了一辆先进的半挂式运输和装载车辆PR-3M3。该车用于将新型S-25M“金雕”防空导弹运输和安装到固定发射阵地。装满燃料的导弹重量为3.5吨,最大射程45千米。
上世纪60年代,使用吉尔-157KV牵引车的其他军用运输车辆包括半挂运输车和拖车,用于为轮式和履带式战役、战术武器系统运输配备高爆或核弹头的武器。这样的运输系统长度超过15米,最大行驶速度为40千米/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