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小火箭免流模式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展示了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模型。一开年,捷龙三号、谷神星一号和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接连成功发射,不断刷新纪录。
北京正加紧商业航天关键技术研发,计划今年首飞含金量更高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并推出十大应用场景,加速商业航天在自动驾驶联通小火箭免流模式、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
上个月,谷神星一号火箭第16次发射成功,累计将6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兄弟”智神星一号将在今年6月首飞。智神星一号以煤油、液氧为燃料,可重复使用约30次,大幅降低运输成本。蓝箭航天去年完成了350米及10公里高度的火箭垂直起降回收验证试验,今年将主要研发力量投入朱雀三号,预计下半年完成首飞。
作为全国商业航天产业核心承载区,北京亦庄已聚集超过160家空天企业,商业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5%。今年,“亦庄箭”将发射超40次,入轨卫星超130颗,4款新型火箭有望首飞,型谱达到10型;预计到2028年,“亦庄箭”实现发射规模近百次,低轨运力达到1000吨,互联网卫星发射能力达2000颗。
昨天上午,当“小蜘蛛网”试验卫星划过北京通明湖会展中心上空时,会场工作人员使用手机通过安装在会场楼顶的终端设备与卫星进行网络连接,并利用位于北京的信关站,与“北京火箭大街”项目和泰国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视频通话。银河航天公司透露,该公司去年率先实现中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出海,几天前又与泰国主要电信运营商签约,将在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等领域合作,探索更多卫星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