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小火箭显示有网速
借此机会,IT之家也来带大家回顾一下小米笔记本自 2016 年以来的起起落落,展望一下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当年,5000 元级的主流笔记本大多采用“大塑料”外壳的时候,小米笔记本 Air 13.3 带来了全铝合金机身、玻璃全贴合屏幕这些高端设计。
2017 年的小米笔记本 Pro 15.6 乘胜追击,用同样的“套路”征服了当时的大屏全能本市场。
在整个 PC 行业来看,当时的小米仍旧是一家“小厂”,在产品的开发及零部件拿货周期上,仍然有着诸多的限制。
此外,带领小米 PC 业务取得初期成功的两大功臣小米笔记本 Air 13.3 和 Pro 15.6,也和当时的英特尔处理器一同“挤牙膏”,甚至卖到 10 代酷睿也没有进行大的模具更新。
当然,“下好料”也有着相应的代价,那一代小米笔记本 Pro 15 的起步价来到了 6499 元,连红米的 Redmi Book Pro 15 也来到了 5000 价位段。
这也导致他们在推出售价近万元的高端全能本小米笔记本 Pro X 15 时,只能用上 4 核的 11 代酷睿处理器。
而且它最高仅提供 16GB 的版本,没有 32GB 版本可选,这也是“小厂”在采购上的局限性,令当时的不少用户望而却步。
在 2024 年,Redmi Book Pro 系列更换模具时也放弃了 CNC 一体成型工艺,回归了成本更低的冲压机身。
经过几年的调整后,小米应该也想明白了一点,只有先做好了基础的用户体验,先满足“温饱”的需求,才能进一步追求高端体验。
IT之家还注意到,他分享了该款笔记本游玩《黑神话:悟空》的性能表现:平均帧率 67fps、最高帧率 75fps、最低帧率 59fps。
毕竟从小米的品牌基因来看,性能是比做工更重要的一环,把有限的预算花在用户更加在意的地方才是硬道理。
马志宇本月还在微博评论区透露,小米笔记本肯定还会更新,但是短期内还不行,我们只能再耐心等等了。
在 SU7 取得现象级的表现后,小米品牌的高端化也取得了进一步的进展,这反而给笔记本部门出了一个更大的难题。
比如,小米笔记本就正在测试“AI 智能亮度”功能,会根据屏幕内容,借助 AI 模型实时调节至最佳屏幕亮度。
另一方面,随着小米 15 手感上的广受好评、小米线下渠道的不断扩展,小米笔记本前几年在做工质感上的优势电脑小火箭显示有网速,如今也更容易被用户认可。
尽管 PC 被不少人称为“夕阳”产业,但我们期待已经全面焕新的小米,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