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小火箭共享账号租用安全吗
上两集(文章回顾:绑着火箭的飞机,你见过吗?(上);举世闻名的JPL实验室,居然起源于1000美元的合同)说到了,在二战期间,很多国家都对在飞机上安装火箭推进器十分感兴趣,而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连身捆18台火箭的B-47也出现了,算是实现了一路火光带闪电的愿望。但是对于这项技术,似乎大家还没有玩够,总想着能不能做到极致。
之前也说过,火箭助推起飞技术最大的卖点就是背后的一套顺理成章的逻辑:战争中机场可能会被地方的轰炸机破坏,造成飞机的起飞距离缩短,所以我们要研究一种特殊的起飞手段,让飞机能在短距离起飞。
而随着人类进入核时代,这套逻辑也迎来了极致:敌方的打击方式也许会是核打击,所以机场不仅仅是跑道变短的问题,而是完全没有跑道的问题。那么技术上需要解决的也不仅仅是“短距离起飞”,而是所谓的“零距离起飞”,英文就是Zero-Length Launch,缩写ZLL。
世界上第一台实现零距离起飞的飞机是美国的F-84战斗机,时间是1955年。这次试验中使用了世界上第一枚地对地巡航导弹MGM-1的同款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推力高达25吨。要知道飞机本身不过才5吨左右的重量,所以在这样庞大的推力下,实现飞机旱地拔葱当然是毫不费力。
除F-84之外,像F-100D、F-104G等等飞机,都做了类似的试验,大有全部飞机一律零距离起飞的阵势。特别是像F-100战斗机,干脆还设计了核弹挂点,为的就是在核打击之下,零距离起飞后带着核弹搞核反击。
而且不仅仅是美国,苏联也通过米格19s测试了这种零距离起飞的技术。不过很快,大家就从零距离起飞技术的狂热中清醒了过来,我想审批项目的负责人冷静下来之后一定会问自己:
这个东西到底跟巡航导弹有什么区别?都是火箭助推零距离起飞,然后依靠气动外形和喷气发动机巡航飞行,好像唯一的差别似乎就是零距离起飞飞机可以用飞行员来做人肉导航仪?
所以随着受控巡航导弹的发展,这种零距离起飞的飞机地位变得非常尴尬,再后来又有垂直起降飞机的出现,相比导弹或者垂直起降飞机,这种飞机都完全不占一丁点儿优势,自然就没有人搞了。
虽然说零距离起飞飞机没戏了,但是通过火箭助推来制造一些特种飞机还是有市场的,比如说基于C-130系列飞机改装出来的LC-130系列,这类飞机就是专门冰面或者雪地上起飞,不仅将起降用的起落架改成了雪橇,还在飞机机身两侧各加装了四枚火箭推进器,以缩短起降距离。
但是最朋克的火箭助推起飞飞机,不是LC-130,而是另一款基于C-130运输机改装而来的XFC-130H飞机。
线年的时候,伊朗和美国之间爆发了一场人质危机,有52名美国人质被伊朗方面劫持,而为了营救这些人质,美国秘密策划了名为“可靠运动(Operation Credible Sport)”的人质营救计划ios小火箭共享账号租用安全吗,而整个计划的关键就是如何在一座小小的体育馆中实现运输机的起降。
所以基于C-130运输机,一场紧急的大改造提上了日程。除了机体加固之类的常规改造外,最为抢眼的应该就是机身上布置了30个火箭推进器,其中:8枚朝前安装用于降落时的紧急减速;8枚向下安装以减少飞机降落时的下降率;8枚朝后安装实现火箭助推起飞;4枚安装在两翼以帮助保持起飞时的飞机稳定;另两枚安装在尾部后方防止因颠簸发生的翻滚造成飞机触地,整个就是一个变形金刚,而且是少有的,在降落过程中使用火箭助推减速的飞机。
一开始的飞行试验还算是顺利,通过30枚火箭的助力,飞机完全可以实现超短距离起降的要求,但是毕竟是临时改造的飞机,很快就出现了严重的事故。
事故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反推火箭开启的太早,导致飞机还悬在半空中的时候就疯狂减速,结果就是空速不足、飞机机翼产生的升力骤减,整个飞机于是一下子拍在地面上,机身断裂起火,彻底报废。
而且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连任总统的时候失败,导致整个营救计划被搁置,所以这架朋克到底的XFC-130H运输机最终没有投入到使用中。
其实在回顾这套看似简单的火箭助推起飞技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有些时候一项伟大技术的起点其实是很低的。你能想象得到,现在如雷贯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最早居然只拿了政府1000美元的科研经费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