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用小火箭
近日,“凝心·聚力2025”环球人物年度盛典在京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国内外各领域有突出贡献和重要洞见的人物,讲述人物故事、开展对话交流,让读者看到不同维度、不同角度、更有深度的中国故事、世界故事、时代故事。
这几年我走访各地,发现中国的特殊人才并不鲜见。2022年以来,我陆续在中国50多个知名中学授牌成立少年班,为那些有天分、有潜力的孩子设计与世界接轨、符合科技最新发展趋势的培养计划。2024年11月,我又牵头设立了专门培养中国最顶尖中学人才的“杰出少年示范数学班”项目。我把他们看作是中国数学的“国家队”,期望他们产生顶尖的数学成果,在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方向实现突破。我相信,集中力量,让大学教授参与到中学生的培养中去,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扩展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积极推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等大型项目建设,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还创造了新的经济机遇。在生态保护区建设方面,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中国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并维护了关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绿色金融方面,中国发展了绿色金融机制,例如绿色债券和环保基金,这些机制将资本引导至可持续项目。
我的飞天梦,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以及看到喷气式飞机在天空划出痕迹时的无限遐想。1982年,大学毕业时,我被分配到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研究所航测室,那时候,中国相关技术落后,我的飞天梦还只能存在脑海中,触不可及。1984年,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赴法国公费留学的机会。20多年前,回国效力的时机成熟,我来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担任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为国家规划航天遥感系统。
回国20多年,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我国航天遥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变迁。过去的一年,中国实施了60余次火箭发射,将200多个航天器送入太空,空间站、嫦娥探月、火星探测都取得重要进展。我心中充满无限的自豪!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一个航天追梦人的自豪!我的经历使我认识到,只要有梦,一直去追求,就一定大有作为!
近两年,我参与报道了中共二十大、2023年和2024年中国全国两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还在北京见证了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巴勒斯坦各派代表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等华为手机用小火箭,相信这些历史性时刻会给世界和平带来更多希望。
2024年的体育世界,众多运动员在赛场上用汗水与拼搏诠释着体育精神,无论胜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他们身上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与对体育的热爱。展望2025年,我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决心。失败曾让很多强者黯然离场,从零开始也让很多天才怯懦退却。但我坚信,真正的强者永远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冠军或许会老去,但我们秉持的不屈的体育精神会一直熠熠生辉。
近两年,想来中国创业的外籍人才特别多。2024年,我负责的国际人才创业大会,海外报名已经超过1800人。大家认可中国市场,相信在这里有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从前,外籍企业家来中国大多为考察市场、寻找投资机会、采购商品等。如今,他们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学习中国的经验、中国的科技,希望跟中国有更深层次的交流。
不少外籍企业家普遍认为,中国在农业、科技、能源等关键领域取得很多突破。他们希望将中国科技、中国智慧带回他们的国家,一方面促进和引导中国企业在当地发展,另一方面给当地提供学习的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奔赴。人才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完善思路、完善服务,发挥桥梁作用,助力国内外共同发展。
去年11月初,我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让我感受到中国在文化方面越来越开放和自信。2024年是埃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去年7月起,“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开展,掀起了观展热潮;去年8月,中国军机赴埃及参加航展飞越金字塔的画面,被网友称为“历史性同框”。
不只是与埃及,中国正在与阿拉伯国家以及整个世界寻求合作。中国出台的免签政策,让很多外国朋友有机会来到中国,亲眼看看中国。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想给它加一句,“百见不如实践”。中国不论在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拥有超大市场,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不管一个国家是强、是弱、是大、是小,中国都会展现出最大的尊重。这是大国担当,也是其他国家选择与中国合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