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小火箭负载均衡
就在前几天,有直播间里开出了太空船票的预售链接。价格150万,12分钟行程,2027年上船, 并且下单立减 50 万。 看上 去优惠力度是挺大啊,但算下来大概是 8 万多块钱一分钟。
其实,人类早已经开始进行太空旅行了。 2001 年,来自美国加州的商人丹尼斯·托蒂花了 2000 万美金,搭乘俄罗斯的 TM 32 宇宙飞船前往国际太空站。
这甚至让缺钱的俄罗斯航天开启了筹集经费的方法,2021年,俄罗斯推出了太空游套餐:七日游最低票价5000万美元,长期停留的起步价为9000万美元。
现在,其实商业航天已经比较发达了。比如像大家都知道的Space X、维珍银河、波音、蓝色起源,都有太空探索的旅游项目。
价格从12.5万美金到5500万美金不等。 这些商业公司的性价比看上去倒比俄罗斯的高上不少。
在中国,也可能会超过千亿。 像这次国内的深蓝航天正式上架了太空船票之后,也有其他国内公司计划在2028年开辟去太空的旅游航线万之间。
像我们国家,相比于国外的Space X,商业航天发展的时间其实并不长。 背后的原因在于,航天工程在大多数人眼里,依然是一个封闭的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主导。
但实际上,这并不妨碍民间自己发展商业航天产业。 这不,到了2014年,国务院首次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的指导意见, 这 直接激励国内的商业航天发展。
毕竟,研究飞船火箭、把人送进太空,确实是一门高精尖的技术活是不。人才、技术、政策、资金,那都是要极高门槛的。不管是创业者、还是资本,都需要谨慎观望、小心进入。
就拿今年来说,说是大环境不好安卓小火箭负载均衡,但据一些三方数据显示,到9月份,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已经发生融资15起,比2023全年还多了4起。
融资金额接近50亿,有8起融资事件超过亿元。 结合大环境和实际进度来看,国内的商业航天发展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