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规则配置网站
今年2月13日,一个政务投诉出现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称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政府2012年收取一家企业上千万元土地出让金后,既不交付土地也不退钱。
3月15日,抚顺市政府办公厅给出了回复,称市营监局接到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核查督办通知后,于当日向东洲区政府下发《案件核查督办函》。东洲区政府此后多次与投诉人洽谈返款事宜。回复还介绍了最新处理进展:投诉人联系区营监局,表示初步同意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相关赔偿问题。
2017年,辽宁省在全国第一个成立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其时,东三省出现多起民间投资纠纷,营商环境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在此轮省级机构改革中,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升级并扩围。辽宁省将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更名为营商环境建设局,并由省工信委的部门管理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吉林、黑龙江也设立了专门的优化营商环境机构。
“优化营商环境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基础性改革。”辽宁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李方喜指出。
优化营商环境还体现在机构改革的其他方面,山西省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在省级层面推动“一枚图章跑审批”,浙江省组建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并加挂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牌子,不断放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
10月18日,吉林省软环境建设办公室成立后,首次亮相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吉林省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宋刚介绍,将督促各地在11月15日前全部成立软环境建设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当前我省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简政放权不彻底,行政审批事项依然过多,行政自由裁量权相对较大,融资难、成本高、人才缺失,少数干部存在‘庸、懒、散’、不作为问题,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等。”宋刚说。
面对这些痼疾,吉林省软环境建设办公室的一个杀手锏是警示、通报和告诫制度。宋刚介绍,将视问题严重程度分别给予警示、通报或告诫约谈,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但对存在干部作风问题人员进行处理的权力仍归于组织等部门。“我国的纪检监察体制已经比较健全,软环境建设部门不宜代替其他纪律、执法部门对人员进行处理,但可以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
机构改革后,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的名称去掉了“监督”,工作着力点也发生了变化。10月25日,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负责人表示,去掉“监督”并不是“不监督”,而是把工作重点由监督转移到营商环境的全面建设上,未来将着重在体制机制上攻关。
据介绍,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过去一年工作着力点主要放在抓《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贯彻落实上。如今增加了三个处室: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保障处、审批服务管理处和行政权力运行管理处小火箭规则配置网站。
“专门的营商环境建设部门的成立,表明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营商环境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未来也必将在这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詹承豫说。
“但也不能过于高估一个部门的推动能力,毕竟营商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的是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同时还包括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信用体系建设、土地劳动力资源的支撑、市场机制进一步激活等诸多方面。”詹承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5日,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举行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挂牌成立仪式,整合了全县69个部门单位、846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在“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背景下,目前全国已有几百个地级市和县(区)成立行政审批局。
10月26日,新组建的山西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省级部门的行政审批也可以一枚图章就搞定,同时对市县层面形成规范和引领作用,是简政放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在组织层面的落地。”詹承豫说。
他介绍,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是行政审批职责的一次“重构”,将原本分散在不同部门的行政审批及关联事项整合到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实施,通过机构改革来优化审批流程,是对行政审批权力的重构、审批流程的再造。
城管与街头小贩的对立是各地社会治理的一个难点。本轮省级机构改革中,浙江省成立了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以更大力度推进全省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协调解决部门专业行政执法及综合行政执法中出现的重要问题。
城管归属于哪个部门领导长期存在争论,2016年10月,住建部成立城市管理监督局,负责指导全国城管执法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是作为省司法厅管理的机构出现。这或将给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管理归属带来启示。重新组建的司法部的执法方面职责中,负责综合协调监督行政执法,承担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有关工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当前我国行政执法领域仍然存在一些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过程不文明现象,这次由司法厅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指导,本身就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必将进一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詹承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