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局域网代理
那时的部队,还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每天五点起床,六点准时出操,部队大院里回荡着整齐的步伐声。
经过四年刻苦训练,从一名普通战士逐步成长为班长。1982年,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被选送到师里参加为期一年的基层干部培训班。
那时我们团驻扎在华北一个小县城,主要担负战备训练和民兵预备役训练任务。通过不断努力,1986年组织上任命我为代理排长。
1985年春天,一个特殊的通知打破了连队的平静。李连长找我谈话:上级调一名同志到我们连队,是位女战士,组织上考虑安排在通信班,你多费心。
张月蓉,1963年生人,1981年入伍,在某步兵连当过报务员,因表现突出被选送到军区机关通信连。
她到队第一天就展现出扎实的军事素质:战术体能训练中,3000米跑成绩超过及格标准,通信业务考核名列前茅,对各型号步话机的操作都很熟练。
然而,真正让连队官兵认可她的是一次重要演练。那天凌晨三点,连队紧急集合。暴雨如注,能见度极低。
就在部队准备出发时,通信班报告:野战步话机受潮,与团指挥所失去联系小火箭局域网代理。这可能直接影响连队完成任务。
她冒着大雨,利用随身携带的器材包仔细检修。短短十分钟,就排除了故障。更难得的是,她还发现了线路隐患,及时更换了零件,避免了更大的问题。
有一次值班,我看到她在通信值班室翻看一本老相册,里面有张1969年的照片:几名战士在白桦林前持枪而立。
这是我父亲,她指着照片中一位年轻战士说,他是驻守在北方某边防哨所的通信员,在执行紧急通信任务时遭遇不测。
原来,她从小就立志继承父亲的事业。但命运总有波折,体检发现心脏问题后,不得不放弃去更专业的通信部门的机会。可她始终没有气馁,来到连队后,主动承担起通信业务培训工作。
在她的带动下,连队的通信水平显著提升。1986年春节前的军事比武中,我们连队通信专业考核获得全团第一名。这个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张月蓉和通信班全体战士的心血。
1986年底,师首长考虑到她的专业特长,把她调到步兵师通信连担任技术兵。临行前,她把那本相册的复印件送给我:这是我最珍贵的东西,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1988年夏天,我还是连队的代理排长。一次去师部开会,遇到了张月蓉。她已经在通信连成长为业务骨干,正在带教新战士。
聊起往事,她说:虽然没能像父亲那样直接保卫边疆,但能为部队培养更多通信人才,我同样感到自豪。
如今回望那段岁月,我更加理解了什么是军人的坚守。在那个物质条件还很艰苦的年代,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我们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