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加速器正版官网
将通上电的钢针插入地下,很快,蚯蚓就主动爬到地面,用筷子一夹,就是一条……记者近日陆续接到市民来电反映称,在淮安涟水机场附近周边的绿化带、草地里,很多附近的村民用一种名为“地龙仪”的设备电捕蚯蚓。为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在涟水机场附近的一条水沟边,记者看到两名中年妇女正在用钉耙翻找着蚯蚓。“有人专门收,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其中一名中年妇女告诉记者,她们都是附近的村民,这几年一直有人过来收购蚯蚓。一开始,最高的时候收购价达到四五十元,后来随着捕蚯蚓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不断下降。
“用电捕蚯蚓,抓得比我们多。”村民告诉记者,目前在机场附近,很多村民都将捕捉蚯蚓当成空闲时赚钱补贴家用的好方法。据这些村民介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捕捉的方法也大多分成两种,胆子小的,就在水边的土里,用耙子耙。胆子大的,就用电瓶电捕,地点往往在机场附近的绿化带里。
在知情人的指引下,记者很快就在涟水机场附近路边的一个绿化带里看到了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妻。此时,他们正在往电动三轮车上收拾着电瓶、钢针,记者注意到,车上的塑料桶里,装有一两百只蚯蚓。
“你们就上网搜‘电蚯蚓’,网站上多呢,500多元一套。”男子告诉记者,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靠电捕蚯蚓赚了钱,去年11月份,他们从网上买了套设备,当时由于是冬天,蚯蚓很难抓,一直没能用得上。今年开春后,两口子只有一有空就来电捕,“现在每天正常赚百十块钱。”男子开心地说。
在路边另一处绿化带里,四五个人正在分散着捕捉。电瓶发出滋滋的声音,他们脚上穿着胶底鞋,拿着通上电的钢针,一步一步地插进地里,正在电捕蚯蚓的村民告诉记者,地上都有电,被电到麻麻的。
据知情人士介绍,这种电捕蚯蚓的设备专业名称叫“地龙仪”,是以电压脉冲输出为主小火箭加速器正版官网,多数以逆变器升压对电容进行充电,电容蓄电后产生高电压。用插在地里的地针,释放电压,通过刺激潮湿土壤中蚯蚓的表皮,来压制蚯蚓呼吸,迫使蚯蚓蠕动,从而钻出地面。
记者观察到,通上电的两根钢针大概在相距1米左右,往地上一插,也就几秒,就有蚯蚓从地里钻了出来。村民们手拿两根筷子,寻找着钻出来的蚯蚓,等它们身体大部分钻出地面,再捡起来放进旁边的桶里。也就三四分钟的时间,已经抓了十几二十只。等待不到1分钟,看没有新的蚯蚓出来,再拔出一根钢针,换个地方再插进地里。
“一定要等它们大部分都钻出来才好抓。不然受到惊吓,再钻回去的话,就再也不出来了。”一名电捕的村民说。
采访中,涟水机场周边的村居告诉记者,随着电捕蚯蚓的人越来越多,陆续有人来管了,但也只是驱赶。机场附近一家单位的保安告诉记者,管不住,单位领导让他们管,但也只能驱赶,不让村民在单位周围电捕蚯蚓,但是有人在路边的绿化带里电捕蚯蚓,他们也不好管。
对于这一现象,淮安一位农技人员对此深感忧虑。在他看来,蚯蚓的价值,实际上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因为在自然环境中,蚯蚓擅长挖洞松土,还能分解有机物,为生长在土壤里的微生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便于它们生长繁殖,蚯蚓还可改良土质。因此,过度的电捕蚯蚓,就会导致片区的土壤坏死,因为没有蚯蚓的自然松土,土质就会变得坚硬,这样就不利于农作物、花草灌木的生长,一些有机物掉落在地上就不容易分解,土壤里的营养就会逐渐丢失。“过度的电捕蚯蚓,对大自然的危害相当严重。”
记者了解到,蚯蚓又名地龙,蚯蚓体内含地龙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自古即入药,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
那么,在涟水机场附近出现大量村民电捕蚯蚓这一现象,有关部门该怎么管理?记者在走访一些部门时,他们均表示出无奈:在我国,目前“电蚯蚓”的行为并没有像电鱼一样被纳入整治范畴,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这就导致“电蚯蚓”现象愈演愈烈,在广大农村越来越常见,但是他们均建议有关部门对销售“地龙仪”的电商进行打击,从源头上遏制电捕蚯蚓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