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节点设置
2024年10月31日,姚明宣布卸任中国篮协主席,7年的主席生涯戛然而止,距离他原本计划的任期结束还有整整两年。
为什么姚明会选择在这个特殊节点离开?作为中国篮球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卸任是否意味着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未来的姚明又会将重心放在哪里?
1980年,姚明降生在上海一个篮球世家,父母都是专业篮球运动员,出生时,他的体重就达到了10斤,简直就是个“小巨人”。
他4岁时身高就达到1.25米,小学时更是窜到了1.47米,一张班级合影中,他总是站在最后一排,显得像是和低年级学生拍照一样。
父母对姚明寄予厚望,省吃俭用为他补充营养,几乎每天都要保证两个鸡蛋和两瓶牛奶,还经常做鱼给他吃。
但姚明小时候并不爱篮球,反倒对考古学充满兴趣,他常常翻阅与考古相关的书籍,幻想着将来能成为一名“探秘历史”的科学家。
1989年,9岁的姚明被父母送进上海体校,开始接触篮球训练。但最初的姚明并不喜欢这项运动,他觉得枯燥无聊,甚至一度抗拒训练。
直到16岁的一天深夜,他在篮球馆练习时,听到球鞋摩擦地板和篮球撞击篮筐的声音,那一瞬间,他被这种节奏感深深吸引,内心突然对篮球燃起了热爱。
1997年,他迎来了CBA首秀,虽然表现平平,但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1999-2000赛季,姚明疯狂送出40次盖帽,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比赛的局势。
著名的篮球评论员查尔斯·巴克利更是在节目中放话:“姚明如果单场得分超过19分,我就去亲驴屁股。”
赛后,巴克利不得不兑现承诺,亲吻了一头驴的屁股,这一事件让姚明彻底摆脱了质疑,也成为了NBA历史上的经典桥段。
姚明很快成长为NBA的顶级中锋,不仅连续8次入选全明星,还5次入选最佳阵容,他场均得分一度达到25分,成为火箭队的绝对核心。
甚至连曾经的“死敌”沙奎尔·奥尼尔也感叹道:“姚明是第一个连续三次盖帽我的人,他改变了我的看法。”
姚明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他实行了“红蓝分队”制度,旨在培养更多后备人才;推出了“小篮球”项目,让12岁以下的孩子也能接触篮球;推动了CBA选秀制度,为大学球员提供了进入职业联赛的平台。
但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因为糟糕的表现,没能获得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国男篮甚至连决赛都没能进入。
这些失利让姚明饱受批评,有人嘲讽他“只会照搬NBA那一套”,甚至用“226”(指姚明的身高2米26)形容他的施政无力。
在担任篮协主席期间,姚明没有拿一分钱薪水,还将自己的肖像权授权给CBA,放弃了高额的商业代言小火箭节点设置。
2024年10月31日,姚明宣布卸任篮协主席,结束了7年的任期,他的离开引发了广泛讨论,但姚明看起来并没有为此感到遗憾。
在论坛上,姚明调侃道:“两个月前邀请的还是中国篮协主席,结果今天来了个姚明,大家将就一下吧。”
卸任后,姚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上,11月24日,他带着妻子叶莉和14岁的女儿姚沁蕾出席了“姚基金”慈善晚宴。
一家三口的亮相成为全场焦点,尤其是14岁的姚沁蕾,她的身高已经达到1.93米,比母亲叶莉还高,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这样评价姚明:“姚明从让自己优秀变成了让别人优秀;从让自己好变成了让别人好。”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姚明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从球员到管理者,再到慈善家,姚明始终在为中国篮球和社会公益事业努力。他的卸任不是一种退缩,而是选择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前行。
无论如何,姚明的故事还远未结束,这位“巨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一段全新的传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