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管家小火箭的作用
功能方面无需多讲,毕竟现在稍微有点软件研发能力的品牌,都已经将 AI 定位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至于硬件上的变化就更不用说了,必然是折叠屏。随着折叠屏工艺的成熟,越来越多手机品牌加入到折叠屏手机的阵营当中,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也让折叠屏手机的价格接连下探,部分「小折叠」的价格也已经来到了同品牌中端机的价位。
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折叠机」,跟刚才我提到的那些「大小折叠」一点关系都没有。前段时间,小雷在「海鲜市场」里冲浪,想找找有没有什么奇葩手机能买回来给大家看个乐子。突然间,一款非常眼熟的手机用一个低到离谱的价格吸引了小雷的注意。
乍一看,金立 V35 确实非常唬人,设计上甚至和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心有灵犀」,但必须承认的是,金立 V35 和华为的 Pocket 系列一点关系都没有。
首先,金立 V35 是一款以按键手机,展开后手机下半部分是一个巨大的,足以暴露年龄的巨大 T9 键盘,实际屏幕只在手机的上半部分,刨掉双层大边框后,屏幕面积只有区区 2.4 英寸。
可能有人会说「小雷你之前的文章不是说 Android 系统不适合做实体按键交互吗?」确实,以点击、滑动、拖动为主的现代 Android App 在实体键盘设备上可以说寸步难行。不过这跟金立 V35 其实没什么关系,因为这根本就不是 Android 手机,甚至连轻智能手机或「过时智能手机」都算不上,就是一台彻头彻尾的功能机。
至于那「外屏」,其实就是三个指示灯,用来提示电量、短信和未接电线 后面那颗摄像头不是装饰,确实能拍照,只不过小雷翻遍了金立的相关页面,都没能找到这关于这个摄像头的任何介绍。同样没有具体参数的还有 V35 的「大容量电池」,但不管怎么说,V35 总算支持 USB-C 充电了,建议某个坚守 MicroUSB 充电的情怀手机品牌稍微学一学。
2004 年,「手机审批制」时代正式结束,手机行业进入「核准制」时代。在大环境的帮助下手机管家小火箭的作用,以金立、天宇、中兴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手机企业成立。
金立不仅重金请来「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还找冯小刚亲自拍摄广告片,然后又花费巨资在央视搞 24 小时洗脑式循环。
「金品质,立天下」这句广告语从刘天王的嘴里传播至国内大大小小每一个角落,堪比脑白金的「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金立从此一炮而红,手机销量年年暴增,后面更是登上国产第一的宝座,仅次于同年的三星和诺基亚。
低价的诺基亚、三星、LG、索尼(当时还叫索尼-爱立信)迅速占领了国内高端手机的市场;Google、Apple、三星和 HTC 打造的智能机时代将刚刚提到的国内、国外品牌杀得片甲不留;小米凭借旗舰配置和超高性价比,以破竹之势重写了国产只能做低端定制机的刻板印象……
而金立也在刘立荣的掌舵下,于国产手机市场的一次次洗牌中失去了所有的筹码。再加上一些和手机市场无关的场外因素,金立走向终点,推出「公模手机」或直接出售品牌授权,也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对现在的金立来说,手中还值钱的资产就只剩下那个功能机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早期打拼下来的「招牌」了。
抛开品牌价值稀释不谈,开放授权会让品牌整体形象变得模糊,消费者的信任度下降。品牌声誉也会因此受损,特别是当授权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消费者往往会将责任归咎于品牌方,导致品牌声誉难以修复。
依赖品牌授权获取短期收益,还会导致品牌自身的创新和研发被忽视,削弱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长此以往,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会逐渐下降,难以再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品牌方对产品的控制权减弱,难以保证所有产品都符合品牌的质量标准和设计理念。这种失控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可能使品牌形象与初衷背道而驰。品牌一旦长期依赖授权模式,再想重新建立品牌独立性,也将变得异常困难。
贴牌赚来的口碑最终都归于原品牌。为了避免「为他人打拼」的情况再次出现,几乎所有贴牌品牌都不会用心经营这些买来的「品牌」。而这么做的最终结局,自然是做出来的手机「得过且过」,消费者「爱理不理」了。
只不过这两款手机,一款看起来像对 iPhone 的拙劣模仿,另一款看起来也像对 iPhone 的拙劣模仿。
不少曾在国内手机市场红极一时,但在 2018 年前后被手机巨头「淘汰」的品牌都选择了贴牌这个「榨取品牌剩余价值」的经营方式,比如小辣椒、酷比、朵唯,以及大家可能相对更熟悉的 NOKIA。
在 2016 年将诺基亚(诺基亚移动设备)的智能手机业务卖给了 HMD Global——富士康的合作企业。简单来说就是 HMD 做设计,富士康负责制造,最后再打上 NOKIA 的商标来销售。
而在国内市场,手机贴牌的现象则更为普遍。可能有人认为现在国内 Android 手机市场很「卷」,殊不知现在国内 Android 市场已经是品牌经历腥风血雨后难得的市场平静期。在 2011-2014 这个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折时期,无数国内手机品牌在 Android 市场贴身肉搏,不同于传统线下手机品牌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市场中。大可乐、大黄蜂、小辣椒、IUNI 等老玩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就诞生于那个时代。
当然这些品牌的结局我们也都在清楚不过了,毕竟现在看来,大可乐、小辣椒,以及今天的主角金立手机,也只不过是代工厂填补低端手机市场空间过程中,微不足道的「牺牲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