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共享id
在航天领域,虽然各国专业机构从未发布过航天工业实力排名,但媒体总会时不时地发布航天大国“排行榜”。
大家一般认为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为第一梯队,其它如日本、印度、韩国等国跟第一梯队不在一个档次上。
即便如此也会有争议,有人就会否认欧盟有资格进入第一梯队,印日韩也算不上航天大国。世界航天格局目前就是中美俄三足鼎立。
中国的航天航空技术、量子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在2022年超过了韩国,而这些领域被视为未来的经济引擎,这让韩国产生严重的危机感。
韩国就这么点屁大地方,又没有海外领地(祖上的殖民地),找半天才找了个25平方公里的罗老岛当发射基地,发射角度非常的窄,测控站只有济州岛一个。
到2045年,韩国要让太极旗飘扬在火星上,以纪念国家光复100周年。2050年,实现载人登月,而韩国人还觉得他太保守了。
记得韩国申博吗?韩国人竟然敢在巴黎半场开香槟,搞得沙特心里都发毛了,结果是29票比119票,韩国人毫无自知之明可言。
但是,因为1979年美国卡特政府强迫朴正熙签定《美韩导弹指南协议》后,韩国的导弹射程就被限制在了800公里以内。
直到2021年5月,美国为了制造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才废除了《美韩导弹指南协议》,韩国媒体就欢呼韩国马上要成为航天大国了。
韩国认为火箭技术有机会发展了,1992年叶利钦访问汉城,人穷志短的俄罗斯向韩国提出了贷款请求,两国最终达成了30亿美元的分期优惠贷款协议。
1995年,第一笔交易的合同金额是4.5亿美元,俄罗斯向韩国交付武器装备,韩国则减掉30亿美元中的对应债务。
1996年,俄罗斯给了韩国33辆坦克、43辆战车、几架直升机,还有一堆AT7反坦克导弹、SA16防空导弹,从价格上来说,大毛熊是划算的。
2001年,普京访问汉城,又签了一个5.4亿美元合同,但普京要求用2.7亿美元还债,剩下一半要现款。
有了俄罗斯帮助,韩国又着力于火箭研发,2004年韩国发射了KSR-3型火箭,但这是探空火箭,韩国想要的是运载火箭。
2008年4月8日,韩国自称航天事业赢来了历史性突破,诞生了一位“民族英雄”李素妍,她坐着俄罗斯的“联盟”号宇宙飞船上天了,进入了国际空间站。
韩国人就特别爱计较这些,还好是李素妍先蹭着大毛熊上天。不然,刘洋可能会被韩国教授考证为韩国人。
“罗老号”属于二级火箭,第一级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制造,再运到韩国,推力170吨,采用液体燃料。
中俄收了钱之后,韩国就匆匆忙忙将首枚“自制”运载火箭“罗老号”于2009年8月发射,但第一炮就失败了。卫星没能进入轨道,掉在了澳大利亚海域。
2010年6月小火箭共享id,“罗老号”再次发射,再次失败。升空到70公里高度就失联了,然后成了一个大烟花,韩国又得到了中日网友的大量贺电。
2013年,“罗老号”再次发射,这次俄罗斯帮韩国人解决了第二级火箭的问题,顺利升空,将一颗100公斤的卫星送入轨道。
他们甚至反过来说,这是美国NASA用韩国技术打造的火箭,因为日本人嘲弄这是美国提供了关键部件。
但这1.1分包含着什么?空间站、月壤采样返回、登陆火星、卫星导航系统……韩国管着这叫1.1分。
韩国的榜单也是费尽了心机,给他粑粑打了满分100分。可以理解,毕竟父慈子孝,这份孝心是要尽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