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偷流量违法吗知乎
5月中旬在《不限流量不简单,它是运营商业务生态的大转进》一文中,个人认为,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联动为代表的不限流量套餐模式,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资费模式的改变,实际上将会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生态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各自的解读是不同的。
5月23日业内消息称,中国移动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在香港的股东会后,对无限流量的做法表示了极大的担忧。这被一些媒体和业内人士解读为中国移动要强力阻止不限流量套餐的推行,自然也就遭致了对中国移动的舆论大讨伐。尽管中国移动及时进行了辟谣,但不论如何,不限流量套餐从炒作概念到业务层面开始大力推行,对中国移动带来的潜在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既然不限流量套餐的魔盒已经被开启,即便是中国移动这种拥有绝对实力的企业,恐怕用再强的力量,也无法关闭了。而对于行业而言,以不限流量套餐为起点,最重要的是如何形成新的相对均衡的竞争格局。各家实际上都是围绕此基本目标在做文章。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17年4月末,三家运营商的基本业务数据表明,行业竞争失衡的情况比较突出,中国移动移动用户占比接近64%,4G用户占比接近68%。
这既有中国移动在4G网络上的有效策略问题,也有像中国联通在4G业务上的判断失策问题。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中国移动利用其强大的领先优势过分抢夺市场的问题。
这从中国移动在宽带用户上快速反超中国联通直逼中国电信的态势就可以看到。这与中国移动在宽带用户市场上采用超低价甚至是免费(中国移动有线宽带客户ARPU一季度为32.6元)的竞争策略有直接的关联。在宽带服务的品质和价格面前,广大具有迫切需求的用户还是会主要首选价格。
因此小火箭偷流量违法吗知乎,中国移动依托在移动网络上的绝对优势的竞争地位,然后发动向宽带用户市场的渗透,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强者要的太多的做法。
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移动网络上采用低价的方式进行不对称竞争。这才是最直接有效的,能够让中国移动感到真痛的打法。
显然,不限流量套餐从概念操作到被实际应用,尽管离真正的不限流量还有差距,但用来对中国移动发起袭扰,也是被中国移动过于强势,在移动网络和宽带两个管道方向上要的太多给逼的。在这种情况下,后续动作,中国移动会面临更多的被动接招的问题,被动接招之后还要面临舆论的继续讨伐。
不限流量套餐,不管中国移动要强力阻止的说法有多大的可信度,但是这种短期内能够提升用户ARPU值的套餐,长期来看引发的不良反应还是让中国移动感到不安的,这种不安,至少体现在对于中国移动而言会有三大明显的痛点。
痛点一:不限流量套餐,跟进网络承载力面临考验,不跟进则市场份额守不住。不限流量套餐虽然在消费金额上略有提升,但是提供的上网数据流量却极大满足了大部分的的一般需求,从而受到了越来越的用户的欢迎。
虽然中国移动在部分地区也开始跟进了不限流量套餐,但是从所提供的流量额度配置来看,不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实际上面临一个选择问题,如果全面跟进,那势必对网络承载能力是个巨大的考验,毕竟用户规模摆在那里,网络的投入压力大,否则将会影响到4G网络的速度体验。
如果不跟进,或者跟进的力度不够,那新增用户的争夺面临压力,至于存量用户是不是会离开,至少那些忠诚度不高的也会受到影响。
痛点二:收入结构决定了一旦全面跟进不限流量套餐,长期营收增长的压力更大。2016年,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234亿元,增长6.7%,其中无线%。
年度首次超过语音和短彩信收入之和,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中国电信2016年经营收入为人民币3523亿元,其中移动互联网接入收入为人民币707亿元,占收比为20%,手机上网收入为人民币683亿元,占收比为19.4%。中国联通2016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742亿元,移动业务服务收入实现人民币1450亿元,占收比为53%。
从数据上看,中国移动的收入增长对上网收入的依赖增加,虽然中国联通的移动业务收入占比更高,但是从绝对数上来看又远低于中国移动。
因此,通过在移动业务上的资费战对中国移动进行影响,中国移动面临的压力更大。短期看无限流量套餐对ARPU值有帮助,但长期看是一个流量资费快速下降,甚至是断崖式的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移动在移动业务上的收入影响将更大。
如果走到真正的不限流量,也就是事实上的包月模式,在移动业务上想要再做文章就基本无望了。从这个角度看,三家作为管道的价值都不乐观,但显然还是中国移动最不乐观。
所以,中国移动CEO李跃说可能引发亏损届时不是没有可能。当然,那是后话,对于用户而言,中国移动先把资费降下来才是最实际的。
在目前4G时代,以不限流量套餐为基本打法,普及开来就是需要更大的宽带,更优质的网络来承载。这如同车辆多了之后只能把省道改国道,国道升级为高速公路一样。但是,运营商这条信息高速公路的收费方式和交通道路的高速公路的收费方式是大不相同的。
等升级到5G之后,资费还得继续降,而用户规模,就算是有二胎政策利好因素还有空间,那也是多年后的事了。因此,5G网络似乎只是在为4G网络做一般的升级铺路,5G之上的应用的价值,那要看运营商拿不拿得到。
在这方面,中国移动虽然一直从基地模式到专业公司模式一直都在创新,但应用服务上还没有拿到船票。当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有同样的问题,但还是那句话,在市场竞争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那就看谁失去更多。这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竞争选择。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7年1-4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1788亿元,同比增长31.2%,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0.6个百分点。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超1.3G。
4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377 M,比去年同期增长116.8%。1-4月累计流量达53.7亿G,同比增长128.5%。
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49.7亿G,保持翻倍增长态势,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2.6%。这表明,就总体水平而言,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还是处于低位水平的,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广普及,一方面有利于快速提升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的流量,从而带来增量收入。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耗的提升将极大改变用户的网络行为,不能提供更优流量的运营商是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的。
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力主的全网通手机和中国移动的定制手机之争中,我们还很难完全用全网通就是主流和趋势来说服一些人,但是在上网流量这种刚需资源面前,不限流量为代表并最终走向包月模式的资费套餐,那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在趋势面前,阻挡它的都是危险的。因此,对于中国移动而言,要么积极面对,要么被动应付,总之是会随着不限流量套餐的趋势而动。不能阻止,那就加入,别无他法。
届时,增长主要依赖的是用户的规模。因此,不限流量套餐的出现,是行业竞争激烈之后的一种过渡型现象级模式,它代表的是管道单位价值的下降。
而管道单位价值的下降只能依赖用户规模的增长来弥补。这在宽带业务上就可以看到,一方面宽带的资费在下降,但宽带接入的收入仍然在小幅增长,这就是新增宽带用户的功劳。
目前,移动业务的渗透率高,再放更多的号,实际上更多是一个人开多个号共享一个套餐。因此,手机用户的增长有虚假繁荣的成本,对于营收的增长帮助有限。
在这种情况,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能做的就是找填补的东西。这在固网宽带业务上就是用更多的高清内容和应用填充。
在移动业务上,则是找更具互联网收费价值的应用的填充,或者自营,后者合作。从运营商与BAT为代表的公司的连横合众来看,走合作是主要道路。不过,自从中国移动重新整合了旗下的专业公司,成立咪咕文化科技公司以来,似乎在自营方面,又有更多可能。
因此,总结一下,对于中国移动而言,面对不限流量套餐这个魔盒,想要阻止实际上是不可能了,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加入。毕竟,在价值填充方面,中国移动也还是有更多出路。而对于用户而言,则是希望不限流量套餐能够更加对得起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