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免费共享账号
央广网北京2月2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对于曾经的中小学生来说,想要了解宇宙的奥秘,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就只能参加学校的天文小组,用望远镜探索星辰大海。不过从今天起,我国的中小学生有望亲手测控真正的卫星、在宇宙中进行空间成像等试验。
今天下午,中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在轨测试后,“少年星一号”将面向建有卫星测控分站的中小学校和教育机构开放卫星通信资源,服务于中国中小学生航天科普教育。
“少年星一号”是“中国少年微星计划”的重要成果,这项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发起的计划自2016年4月启动以来,吸引了10多万名中国中小学生参与卫星功能的创意设计。
九天微星创始人兼CEO谢涛介绍说:“孩子们提出是否能用卫星与外星球联系,还想在卫星上种个豆子,是否可以帮助非洲的孩子寻找水源,是否可以实现全球的wifi和万物互联。”
在学生天马行空的创意想象中,研发团队进一步对可实现创意进行归类,最终遴选确定了“少年星一号”的目标构架。九天微星首席技术官兼卫星总体设计师刘丽坤博士告诉记者:“实际考虑到这颗卫星比较小,很多事情通过一颗小卫星是很难实现的。后来我们根据卫星的能力和选用创意,最终落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无线电的通信;另外一个就是太空的拍照,主要是具备这两种功能。”
“少年星一号”是一颗3U结构的立方体纳卫星,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投资企业九天微星负责整体研制和检测,卫星长宽各10厘米、高34厘米,重3千克,主要功能是无线电存储及转发,并进行空间成像试验等。
谢涛说:“以前孩子只能在地面上操作,现在可以通过卫星用无线电进行沟通,这个过程能学到很多有关卫星的知识,这是一个提升。第二个提升是卫星拍照的功能。‘少年星一号’的特色是可以让你自己设计拍哪儿,怎么拍,然后控制卫星进行拍摄,卫星拍完以后把图像传给你。”
在太空中进行拍摄,并非只是远程操作一台相机那么简单。背后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计算,这些都将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谢涛解释道:“卫星离地球的高度有几百公里,在不同角度和不同轨道拍出的地球的照片都是不同的。如果想知道在哪几个轨道、哪几个点拍到的地球照片能拼成地球的完整样子,就要做计算,并进行大量的分析,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探究。”
在轨运行之后小火箭免费共享账号,建有卫星测控分站的中小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可以使用“少年星一号”的数据和功能,将为中小学生提供测控真实卫星的体验,创造出全新的航天科普教育场景。
据九天微星教育事业部产品总监李天麒介绍,目前,测控站分为主站和分站,少年星主站位于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通过主站,大家可以看到在卫星飞控大厅看到的画面,包含卫星的基本姿态信息、轨道信息以及预测图等。除测控主站外,他们还建设了包括海南文昌中学、郑州四中、北京永泰小学和北京五十七中在内的十余个校园测控分站。
刘丽坤表示,“少年星一号”作为中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源于10多万名中小学生的创意和梦想,从设计之初就确定了普惠开放标准,使之成为真正属于少年的卫星。“‘少年星一号’一直是开放的,包括卫星本身研制过程。有不少学生过来学习和体验,直接参与我们整个研制过程。以后九天微星还可以为学生搭载专门的试验舱,放到卫星上做一些在轨的小试验,学生也可以持续参与。”
目前,基于“少年星”研制与测控的中小学航天科普课程体系初步建立,立方星套件已更新至第四代,并通过测控站实现技术转化和共享。“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解决方案走进北京四中、海南文昌中学、郑州第四中学等全国数十所学校。
李天麒举例说:“为配合‘少年星’教学,我们研发了覆盖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其中,高中的课程《可返回式卫星模拟探究》就是STEAM的项目式学习,使用探空气球(氦气球)搭载专业改造后的立方星套件,上升到20000米以上的高空,通过气球搭载的图像采集装置、温湿度传感器、气压计等进行自动数据收集,记录在数据卡内。探空气球升到极限高度破裂后,进行软着陆返回。同学们可以在地面根据GPS或北斗定位信号寻找返回的‘卫星’,读取SD数据卡内记录的遥感照片、实验数据,进行项目研究,完成报告或论文。”
谢涛表示,后续将会进一步完善分站建设,并持续根据教学反馈,继续改善教育方案,增加更多的趣味性。“2018年年底之前,我们争取达到100家地面分站的建设,同时我们会发更多的卫星,给这些分站提供天地互联互通,给更多孩子提供自己动手参与制造并操控卫星的机会,激发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