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下载小火箭加速器
12月9日14時35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黃海海域使用捷龍三號遙一運載火箭,採用“一箭十四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D47-50星、東坡08-10星等14 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國商業航天“國家隊”的新成員——捷龍三號的首飛任務有哪些看點?記者採訪了火箭抓總研制單位
對於商業運載火箭而言,在整流罩“安全、舒適”的前提下,還要擁有盡可能大的包絡空間,才能提高有效載荷的適應性,搭載更多的“乘客”,進而提高發射任務的適應性和使用效率。
雖然捷龍三號火箭的整流罩借鑒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成熟產品和技術,但在具體研制過程中對整流罩的分離方案、能源配置、具體結構都進行了重新設計。
同時,而且為了適應從三級箭體2.0米直徑向3.35米直徑的過渡變化,重新設計了整流罩的倒錐段,以期獲得更好的氣動特性。
這一系列變化都給具體的生產、試驗帶來諸多的挑戰,需要一絲不苟地甄別處理,最終,順利完成了“一箭十四星”的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項技術是世界性的難題,實現起來面臨多重挑戰:由於面臨復雜海況,故而存在火箭在起豎過程中出現偏載、火箭在垂直待發階段出現傾覆、火箭在飛行初期姿態不易控制等情況。
研制團隊花費半年時間參考了國外的海上發射技術,論証了多個總體技術方案,進行了大量的仿真計算。
他們創新採用多物理場耦合仿真技術、縮比試驗技術和其他大量創新方法,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實現火箭在發射平台內的可控飛行,更從發射平台兼容性、半實物系統仿真方法等維度開展工作。
過程中檢查了核心產品中的200多種金屬原材料、3000多種電子元器件、15000多條關鍵承載焊縫、4萬多枚螺栓緊固件等,累計編寫了數千頁的各類分析報告。
傳統伺服系統多為電液伺服系統,主要靠液壓驅動來執行動作,穩定可靠,但生產周期較長,后期維護也較為復雜。而機電伺服系統可直接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生產周期縮短一半,對市場需求的響應速度大幅提升。憑借先天“基因”優勢,機電伺服系統逐漸成為航天發射領域的“新寵”。
為了匹配捷龍三號火箭快速履約的特點,研制團隊將機電伺服系統全覆蓋式的應用在火箭的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和滾控伺服系統,其中30kW產品為我國航天領域功率等級最高的機電伺服產品,工作電壓400V為目前國際航天領域機電伺服應用的最高電壓體系,其綜合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沒有復雜的測發設備,隻見一台筆記本電腦、一個鼠標。隨著發射口令下達,鼠標輕輕一點,捷龍三號火箭便從海上沖天而起。
據介紹,捷龍三號火箭地面測發系統採用一體化設計,前端發射船部署發射控制艙,后端保障船部署一體化指揮控制艙,兩艙之間採用無線通信方式,完成對火箭的測試發射控制。
研制團隊用5台筆記本電腦,就完成了火箭從測試到發射的所有環節的控制,包括流程的控制、數據的顯示、判斷和監控以及對故障的實時診斷。
呈現出來的越簡單,背后的工作越復雜。在軟件流程設計時,研制團隊考慮了各種工況和工作模式,將希望實現的目標集成到軟件中,使其具備自主判斷和自主決策的能力。每出現一種新情況国外下载小火箭加速器,研制團隊都要考慮軟件是否能適應新變化。
在一輪輪修改、測試和調試中,一行行代碼、一個個指令讓軟件日趨完善,最終實現了火箭“一鍵式發射”。
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供圖郭厚澤攝 12月9日14時35分,捷龍三號固體運載火箭(簡稱“捷龍三號”)在我國黃海海域點火起飛,以“一箭十四星”的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D47-50星、豐台少年二號衛星等14顆衛星精准送入預定軌道,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全球首架國產C919飛機正式交付。東航供圖 2022年12月9日,中國商飛將編號為B-919A的全球首架國產C919飛機正式交付給中國東方航空。…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