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 自己 机场
在中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索的长远规划中,对月球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利用乃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在今年的“中国航天日”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官方就公开了相关计划,。截至目前,已有多达十余个国家宣布加入或申请加入“中国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这其中,俄罗斯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量级选手”。
据央视报道,俄政府立法委员会已批准关于“中俄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协议。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和相关计划,合作建设月球科研站一事拟从2025年起开始执行,共分为两大阶段。考虑到俄罗斯乃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航天技术强国之一,继承了苏联航天技术遗产中的大半衣钵,若俄方能在此项目中与我们大力合作,似乎确实是一件大喜之事。不过,事情真会如此顺利吗?怕是未必。
必须承认的是,俄罗斯的确仍掌握着独立的火箭与运载卫星发射技术,以及一定的载人航天能力,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但公允地说,从冷战结束到现在的30余年间,俄罗斯的航天技术水平基本并未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重大进步,其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吃苏连老本”的状态。毕竟,冷战结束后的俄罗斯一度深陷经济困境,国家财政支出更是连续低迷,而航天科技又是个投入大、见效慢,且难以在短期内对经济和社会民生带来实质性收益的领域,再加上多年的专业人才流失,这些都使得俄罗斯的航天科技实力仍基本停留在苏联时期。
别的不说,就以苏联时期开始构建,后由俄罗斯所继承的“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来看,其是否还具备真正的“全球导航”能力,恐都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原因很简单,早前就有很多报道称,“格洛纳斯”系统的导航卫星在轨运行数量不足,目前仅有不到15颗卫星处于在轨工作状态,且其中的多颗都是“超期服役”,定位与导航准确性明显低于中国的“北斗”系统、美国的GPS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
而在7年前的“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因遭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俄罗斯再难获得诸多产自西方的精密零部件,这被认为是“格洛纳斯”系统中的卫星“青黄不接”的根本原因,即俄罗斯很难自行生产出数量足够且质量合格的导航卫星。况且,在“在轨卫星数量”方面,当前的全球前两位是美国和中国,俄罗斯仅能排在第五,因为第三和第四分别是英国和日本,这些都足见俄方的航天技术水平恐是长期的停滞不前。
从更消极一些的角度来看,不只是航天技术,今天的俄罗斯或在诸多技术领域都有着“原地踏步”的现象。相信很多人还记得中俄合研远程宽体大飞机项目,是如何一步步地变成“中国单独研发”,从CR-929变成了C-929。不难发现,在很多核心技术方面,俄罗斯能给到的“最优产品”正在越来越少,不可替代性同样在越来越小,该国正在一点点地丧失着“高科技、高边疆领域”的技术开发能力。
所以说,在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一事上,俄罗斯的加入固然是好事一桩,毕竟加入进来的合作方越多,就意味着相关成本和风险得以更好地分摊稀释。但该国的技术能力究竟是否还“值得期待”,则是个颇为存疑的事情小火箭 自己 机场。在未来的诸多“中俄合作研发”项目中,或许我们要更多地存有可备用的B计划了,必要之时还是要做好“独立完成”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