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监控流量代码
(淞沪会战爆发后的第二天),日军鹿屋及木更津海军航空队18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14时50分由台北松山机场起飞,轰炸我国沿海机场,其中9架飞临杭州笕桥机场上空。
中国空军第4大队在高志航大队长率领下,驾驶霍克III战斗机腾空迎战,从云层上摸索到云层下,发现敌机后,立即占据有利位置,展开攻击。日机慌乱投下剩余炸弹,企图逃跑,但中国空军紧紧咬住日机,瞄准开火。创造了中国空军在抗战中一次大捷。
14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2.1万多架次,以损失2468架飞机,牺牲6164人,伤残7897人(另有2000多名美苏援华义士伤亡)的代价,击落敌机599架,击伤敌机110架,炸毁敌机627架小火箭监控流量代码,击沉击伤敌舰船8013艘,击毁击伤敌坦克、军车8456辆。上图为陈应明大师的作品。
周总理曾作出这样的评价:“我国的空军,确是个新的神鹰队伍,正因为他们历史短而没有坏的传统,所以民族意识特别浓厚,而能建树了如此多的伟大成绩,这更增加了我们的敬意。”
但是,有关抗战中国空军参战的战斗机型号,目前尚缺乏系统介绍的单篇。小火箭抛砖引玉,在本文将已确定参战并有明确战史战例的战斗机型号统计如下,凡15款。如有遗漏,还望诸位好友指教与补充。
英国格罗斯特公司研制的角斗士双翼战斗机的机身内部为钢管主梁和铝合金框架结构,外表是前部分铝合金蒙皮而后部分帆布覆盖,机翼为前后两条钢管主梁,铝合金翼横切面框架外覆帆布,上下机翼皆有油压推动的襟翼以利起降,其驾驶舱为封闭式。
早期型号的机头装备2挺7.7毫米口径维克斯机枪和机翼2挺7.7毫米口径路易士机枪,后来统一为4挺美制M1919机枪。
中国空军从英国采购了36架角斗士双翼战斗机。因为该机是格罗斯特公司研制的,飞行员们将这些战斗机称为格式机。
1938年4月13日,38架日本战斗机与轰炸机来执行轰炸广州的任务。驻天河机场的空军第28中队的18架角斗士双翼战斗机紧急起飞迎敌。此一役,角斗士双翼战斗机被日军击落1架,击伤2架,而日军被击落7架。
说起角斗士双翼战斗机,小火箭不得不提陈瑞钿这位王牌飞行员。他出生在美国,父亲是华人,母亲是秘鲁人。
1938年7月29日,第28中队的11架角斗士双翼战斗机由韶关飞往汉口去参加武汉大空战。8月3日,70架日机开始轰炸汉口,中国空军和苏联志愿航空队的20架伊-15、13架伊-16、7架霍克III和11架角斗士起飞迎敌。
混战中,陈瑞钿驾驶角斗士双翼战斗机用机枪击伤一架日军精锐的九六式舰战后,发现角斗士双翼战斗机身中太多子弹,恐难以返航。
情急之下,陈瑞钿驾驶角斗士双翼战斗机迎头向另一架九六式舰战撞去。这架九六式被当场撞毁,而陈瑞钿从仅剩一边机翼的角斗士双翼战斗机中成功跳伞,但着陆过程中受伤。
昆仑关战役期间,1939年12月27日,刚刚出院不久的陈瑞钿驾驶角斗士双翼战斗机与同袍驾驶的另外2架角斗士双翼战斗机还有3架伊-15bis战斗机为轰炸日军的SB-2轰炸机护航。3架角斗士在广西邕宁上空与十余架日本九六舰战遭遇。
经1个多小时的惨烈战斗,陈瑞钿驾驶的角斗士双翼战斗机击落2架九六舰战,后在击伤另外1架九六舰战之后,其座机角斗士双翼战斗机被击落。
陈瑞钿浑身燃起大火,跳出舱外。为借下坠过程的高速气流吹灭火焰,他忍住剧痛到低空火灭了才打开降落伞。火成功被风吹灭,但他还是遭受了大面积的烧伤。陈瑞钿辗转回到美国抢救并整容。
5年后,陈瑞钿出院,但身体状况难以恢复,已无法驾驶战斗机,于是他在1945年加入了驼峰航线的运输机飞行员队伍。
苏联早年自行设计的战斗机伊-5双翼机太陈旧了。上世纪20年代末,苏联飞行器设计大师波利卡波夫亲自操刀,设计了伊-15战斗机。该机在1932年10月首飞。在1934年到1937年这4年间,伊-15共生产了3313架,而后期更是有3437架改进型伊-153问世。
伊-153由铬钼钢结构包覆铝合金蒙皮、后段仍维持纺织蒙皮结构,尾舵则为铝合金骨架搭配纺织结构,发动机换装了安装增压器并增强动力的M62。
说起伊-153的起落架,小火箭觉得不得不提一个人:米高扬。伊-153的起落架系统是米高扬设计的。
当时的米高扬已经31岁,这是他设计的第一种飞行器上面的机械系统。此后,米高扬的设计天赋逐渐显现,后来便有了米高扬设计局,以及再往后的米格。
伊-153的起落架是收到机腹下方的凹洞中的,因此在该机侧面看不到像霍克III战斗机那样的凹洞。
中国空军接收了3个大队的伊-153,可惜日本当时已经开始大量装备零式战斗机。1941年3月14日的成都空战,伊-153以16架坠毁的代价未能换得1架日本战斗机的毁伤。到1941年6月,不到100天的时间内,过半数的伊-153损毁。
1939年2月20日和23日,中国和苏联飞行员驾驶伊-16战斗机共击落日军18架意大利制BR.20轰炸机而自己无一损失,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兰州空战大捷”。
但是,后来因日本零式战斗机的大量装备,伊-16战斗机开始失去空战优势。中国此时实际上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制空权。
1937年3月,P-36的第一架原型机Y1P-36交付给美国军方进行试飞。试飞员对该机的飞行性能赞不绝口。从仪表数据来看,P-36实现了对稳定性和操控性的优化设计。
1937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队向寇蒂斯莱特公司提出了购买210架P-36战斗机的合同。这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单张数量最大的军用飞机采购合同。(当然到了二战后期,这样的合同就司空见惯了。)
在昆仑关战役期间,中国空军的6架P-36(出口型,起落架不可收放的霍克-75)战斗机在巡逻时突然发现日军的地面部队和大量重炮辎重,随即发起俯冲扫射,由此P-36一战成名。
后来,在杜利特轰炸东京的行动中(详见小火箭公号文章《东京上空三十秒:盟军首次轰炸日本本土》),2架P-36战斗机执行了为从东京返回的美国B-25轰炸机紧急寻找迫降场地的任务。
P-40战鹰式战斗机是由寇帝斯公司设计生产的P-36战斗机机体搭配艾利逊发动机公司研制的V-1710-19液冷式发动机结合而成的新战斗机。
P-40的性能不算突出,但是她是1941年美国正式参战时,寇蒂斯公司唯一一款拿得出手的正式量产的,性能还说得过去的单座战斗机。到1944年11月,P-40全系列停产,总共生产了13738架,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生产的第3多的战斗机。
说起P-40,当然得提及飞虎队了。上图为陈纳德将军在飞虎队的座驾,同样是一架P-40战斗机。
该机配有通用电气研制的涡轮增压系统,同时还有机上供氧系统,因此可以在高空上时间飞行。这就使其特别适合做掩护轰炸机的护航战斗机和侦察机来使用。
1943年10月,在中国入役不久的P-43战斗机就在陕西省洋县上空取得了击落一架日本百式司令部侦察机的战绩。
P-51野马战斗机是美国陆军航空军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也是美国海陆两军所使用的单发战斗机当中航程最长的战斗机。上图为手持P-51战斗机模型的该机总设计师艾德格·舒麦德。(后来的F-86佩刀战斗机也是他设计的。)
一开始,来华的P-51战斗机主要执行在驼峰航线护航的任务,后来则开始为中国空军的反击轰炸力量护航,同时扫射在返航途中发现的任何日军地面目标。
日本飞行员在二战战场上发现有P-51战斗机后,非常震惊。他向上级汇报后不久,日本就派来了当时手里有的最先进的四式战斗机来迎战。单纯从性能上来看,二款战斗机各有所长,几乎是棋逢对手。但是P-51的装备数量远大于四式战斗机。中国空军此时开始夺回抗日战场上的制空权。
P-51战斗机的12.7毫米口径勃朗宁重机枪,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机枪在战斗机做大过载机动的时候仍能可靠射击。
有9架P-51战斗机在1949年参加了开国大典。图为馆藏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内的其中的1架P-51战斗机。
本文上篇与下篇,共统计抗日战场上的中国空军战斗机,凡15款:霍克II、霍克III、A-12许式、CW-21恶魔、CR.32箭式、HS 123恒式、容克斯K47、角斗士(格式)、伊-15、伊-153、伊-16、P-36鹰式、P-40战鹰、P-43枪骑兵、P-51野马。
本文是邢强博士原创文章,属小火箭悦读系列。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欢迎朋友圈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