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火箭的制作方法
2022年9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时,充分肯定了研制任务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中国航空工业成立70周年纪念表彰的5位“航空报国功勋奖”获得者中4位为西北工业大学校友,10位“航空报国杰出奖”获得者中6位为西北工业大学校友,从2005年至今的15届航空航天月桂奖获奖者中,有26位在学校学习、工作过。
在航天领域,从早年“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一大批杰出校友担任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央企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英才辈出,不胜枚举。
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学校服务国家、献身国防,始终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校风,为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固体火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由西工大培养。
中国第一架无人机、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第一台军用机载计算机、第一型航空吊放声呐、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等众多的第一在西工大诞生。
在60周年、70周年国庆阅兵和建军90周年阅兵等重要活动中,由西工大研制生产的多型无人机惊艳亮相,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学校深度参与了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的科研攻关,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
不久前,西北工业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搭载长征2C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学校在新一代翼身融合民机设计、火箭冲压组合动力、水下航行器、新型材料等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空天组合动力创新团队牵头研制的“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在西北某基地成功发射
李贺军院士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耐极端环境碳基复合材料主动热疏导设计与长寿命防护机理”获批准立项
近五年来,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总量超过220亿元,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2年达到52亿元。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高端引领、引育并举,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实施“翱翔人才计划”,构建特色化阶梯式人才培育体系,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学校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同发展的特色学科体系。学校持续强化基础学科建设,积极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培育,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优势学科取得历史性突破。
学校共有54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省级11个,占在招专业(除新设专业)比例达98.2%。
西工大始终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防科技工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主动布局国家战略和国防工业急需紧缺专业。近年来,学校增设人工智能、船舶与海洋工程、柔性电子学(全国首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战略新兴专业,夯实“总师”型人才培养根基。
在这里,总师校友为你讲课。《校友思政课》邀请百名国家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等优秀校友为你授课。
此外,学校还开设有大学生烹饪、葡萄酒文化与鉴赏手工火箭的制作方法、龙舟课、非遗掐丝珐琅制作、京剧、壁画艺术、舞龙等特色课程……
工程实践训练中心,是未来四年你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做收音机、航模、小火箭、机器人、赛车……
第六镜、微孚智能、欧卡智能等学生双创团队,都是从校园中走出来的。朱健楠、刘闯、叶雨桐、张珊珊等创业“大咖”,都选择在校园创业。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朱健楠在学校支持下创立了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团队研发了国内首个通过欧盟CE认证的无人驾驶环保船。
2014年,正在西工大自动化学院读大三的刘闯和叶雨桐,一起注册了“第六镜科技”。他们团队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相关技术支持和保障。
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生张珊珊所在的学校灵龙无人机团队登上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栏目。
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三项改革”牵引科技成果转化,铂力特、华秦科技先后登陆科创板,科技成果转化“西工大模式”再结硕果。
“敢闯“”会创”。学校始终引导学生以高水平竞赛为牵引,发挥各类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和各类学科竞赛的带动作用,为学生提供各类创新创业的竞技交流平台。
今年5月18日,“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以下简称阿里·法拉比大学)与学校共同签署了建立“优先国际伙伴关系”协议,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设立。
学校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等多边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拓展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合作成立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培训中心。
西北地区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工大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聘请百余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名誉教授,不出门就能享受国际教育资源!
学校提供各种交流访学机会,先后与300余所海外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亲密合作关系。国际声誉显著提升,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进入全球TOP151-200。
学校拥有15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12位外国专家荣获“国家友谊奖”,获奖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西北工业大学,地处十三朝古都、热门旅游目的地、网红城市,极富历史底蕴又充满创新活力的——西安。
友谊校区——深居繁华都市之中,西邻唐长安城“西市”,南接高楼林立的高新区,西北近西安城墙西南城角。
长安校区——位于秦岭脚下。晴天,蓝天白云、碧波湖水与巍峨秦岭相映成趣,熠熠生辉;雨天,烟云环绕、雾霭蒸腾,群山若隐若现,宛若人间仙境……山水校园的美,只有你来了才能体会。
凉皮、饸饹、肉夹馍、泡馍、烧烤、biangbiang面……这些名扬八方的西安特色小吃,学校食堂不仅应有尽有,就连……
兰州牛肉面、桂林米粉、云南过桥米线、天津狗不理包子、成都冒菜、柳州螺蛳粉、重庆小面……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也齐聚西工大食堂。
已开展19年的“爱心直通车”,是由西北工业大学校友会、教育基金会联合各学院分会、地方分会在生源地共同发起的一项爱心助学活动。每年开学前组织考上西工大的新生在当地参加新老校友联谊,参观当地三航企业,赠送火车票,组织集体赴校。针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学校还给予助学金。2004-2022年开展19年来,受益学生共计2200余人,资助困难学生8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