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账号共享2020
9月7-9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合肥召开。9月8日下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承办的“专题会议:城乡融合,共享发展”上,完成了1个主题报告,7篇论文宣讲,1场主题为“小城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与规划应对”的研讨。
报告从城乡融合的视角,对东亚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三国的小城镇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在后疫情时代的城乡融合情况进行了新的观察和思考。
日本部分,报告介绍了日本小城镇的概念范畴,包括市町村的合并历史和数量变化,以及政令指定市和中核市的特殊行政制度。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桧原村、多摩新城、千叶新城和流山市的发展策略,如资源挖掘、交通促进发展、规划定位调整和产业引导等。这些案例反映了日本小城镇在应对老龄化、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中的策略和挑战。
韩国部分,报告聚焦于行政区划体系和农民返乡现象。通过高敞郡农业返乡支援中心和舒川郡乡村青年安乐窝建设项目,展示了韩国政府如何通过财政补助、住房补贴、智能农场支持和社区建设等措施,促进青年农民的回归和乡村的活化。同时,报告也探讨了公州和顺天全田洞的城市更新项目,强调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性。
印度尼西亚部分,报告指出了印尼乡村配套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如洁净水源、道路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同时,分析了劳动力向工业园区转移的现象,以及城市建成区高密度蔓延和贫民窟问题。雅加达老城区的城市更新缓慢和交通堵塞问题也被提及,反映了印尼在城乡规划和发展中的挑战。
最后,报告对三个国家的小城镇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挖掘资源本底、把握时代机遇、政策支持、智慧化转型、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等关键点,同时也指出了资金管理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问题。整体而言,报告为理解东亚和东南亚小城镇在城乡融合方面的新动态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
报告提出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的生长特征及模式是小城镇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但已有研究针对小城镇镇区空间的研究重视有限,且缺乏综合镇区外部空间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的空间生长模式研究。对此,报告基于30m精度下不透水面遥感数据识别镇区,从镇区规模、扩张速度、镇区轮廓三方面深入剖析2000—2020年间北京市小城镇镇区外部空间形态生长特征。研究表明,小城镇镇区空间生长模式及其特征是与所处时期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北京市小城镇镇区空间生长模式可分为空间生长模式划分为停滞扩张型、单轴延伸型、多轴蔓延型、圈层扩张型四类,规划应充分考虑其内部不同的内部结构特征,选择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
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周边中小城市(镇)为支撑的“都市圈—特色小镇”的网络化、协同化、高效化的都市圈发展模式,对区域协调发展起重要作用。报告以“共生关系解构—共生水平测度—共生机制解析—发展策略引导”为研究路径,架构包含4个维度和10项指标共生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并针对8个都市圈进行实证测度。研究表明,共生单元分为依附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互惠共生阶段,形成了寄生依附、依附拮抗、建构调适和交互协同的阶段性共生机制,而国内都市共生单元多介于间歇共生和连续共生之间。报告针对不同阶段提出建构共生凝结力、增强协作适应力、提升发展粘结力、优化共生驱动的提升策略。
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已进入存量时代,围绕镇、村建成区范围内的系统谋划和项目建设将成为重点。在“美丽浙江”建设体系全面探索的新背景下,浙江小城镇建设从“布局引导土地出让”的规划语境到“项目引导空间优化”的项目逻辑,作出了重要的实践探索。报告通过梳理现代化美丽城区建设的内涵、导向、内容,明确了一条从全域体检、项目谋划、关注差异、注重实施到运营前置的浙江小城镇建设顶层谋划全新思路,并选择嘉兴作为代表案例,围绕全面体检、提升举措、建设策划、方案设计和机制保障五个方面,通过拆解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方案编制逻辑,探讨小城镇规划建设转型的思维变革。
进入乡村全面振兴新阶段,镇村规划如何耦合政府决策与行动、适应乡村地区治理转型,对于发挥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具有积极现实意义。报告以遥田镇为例,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形成了统筹规划与规划统筹相结合、资源导入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规划策划与建设运营相结合、公众参与与共同缔造相结合的规划编制思路,探索构建“1(1个镇域乡村振兴规划)+N(N个专项规划和研究)+X(X个圩镇及典型村建设规划)”的镇村集成规划体系,协同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制度,有效支撑了以项目运作、嵌入帮扶、跨界打包为特征的乡村整体性治理转型需求。
随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报告以资源禀赋型特色小镇赣州市信丰县安西镇为例,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角,剖析了不同阶段特色脐橙产业发展与行动者网络的相互转译过程。研究表明,其行动者网络和强制通行点发生了动态转变,先后由乡镇精英、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作为关键行动者,各村委、种植大户、村民等为主要行动者推动行动者网络实现转译,推动形成以脐橙产业为核心的多产融合的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同时异质行动者也成为解决异议、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手段。最后,报告从主体共建、行动共治、利益共享三个层面总结了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对于中西部生态优势区域,在拥有优良生态本底的同时,面临发展动力不足、要素持续流出、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面临现实困境。报告构建了“二元模式”和“三大环节”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分析框架,以安徽省石台县为例,提出不同转化阶段的规划建议:在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初始阶段要提高确权核算精度、优化开发利用方式;在资产转化为产品的中间阶段要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产业经营水平;在生态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最后阶段要完善补偿交易机制、健全空间保障和支撑体系。报告认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还需要“积极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合作以及“外部输血”和“自身造血”双向发力。
带状县城受经济条件、地形制约、用地指标紧缺的影响,难以保证充分的绿地供给,如何有效补充城市绿地成为了带状县城规划的一大难题,口袋公园布局或为破题之策。报告以柞水县中心城区为例,根据公园服务对象与空间位置的不同,分为路旁口袋公园、社区口袋公园和节点口袋公园三类,并提出差异化的潜在用地选址思路。对于摸牌出的116处潜在用地,又依据建设成本、居民需求、空间分布以及其他类型土地发展潜力,最终规划中心城区整治与新建53处口袋公园,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建设,确保口袋公园有序增长。报告为我国带状县城的口袋公园布局规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参考。
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耿虹教授,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华阳国际设计集团总规划师、广州大学空间规划与景观设计系系主任温春阳高工,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立副教授,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委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赵鹏军教授,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耿慧志教授,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彭翀教授,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委员、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周学红副总规划师,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委员、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荣玥芳教授,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委员、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唐常春教授以“城乡融合、共享发展”为主题,就小城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空间规划响应等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华阳国际设计集团总规划师,广州大学空间规划与景观设计系系主任,教授级高工
温春阳总规划师强调了小城镇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小城镇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他通过自己在广东省韶关武江区的工作经验,强调一两万人口及以下小城镇不应简单与发达城市或是超大城市的小城镇比较,而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客观规律发展。
荣玥芳教授认为小城镇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但当前对小城镇的重视程度不够,小城镇缺乏足够的财权和事权,直接关联到乡村空心化等社会问题。她提出需要加强对小城镇的分类研究,特别是对于大城市边缘区的小城镇,应根据与大城市的距离远近考虑梯级发展的模式,并依据交通、产业、地形地貌等条件进行分类研究,最终体现为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进行的韧性规划响应,使其成为新发展阶段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载体。
赵鹏军教授分享了对中国小城镇功能快速重组和专业化转型的观察。一方面,随着农村机动化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小城镇的传统农业服务功能正在向县城转移,而小城镇则逐渐转向政治管理和农村治理性的产业服务。另一方面,随着小城镇内部出现大量半职业化农民,小城镇与县城的关系发生了转变,可能导致小城镇更快地融入县域发展格局。因此需要从规划角度对小城镇发展进行新的思考,应考虑小城镇用地结构、产业匹配、生活改善性设施等问题。
耿虹教授探讨了小城镇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的角色变迁,强调了当前小城镇面临的重构挑战。在农村全面重构的背景下,小城镇的重构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特别是在大型工业和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转移的过程中,小城镇如何避免空心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日本、印尼乡村注重生活质量和文化特色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小城镇发展应根据小城镇的类型和地域空间特色,考虑其在城乡关系中的新定位,以及如何在国家对城市和乡村的政策投放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走区域协同的道路。最后,耿虹教授认为小城镇的研究和规划应超越图纸小火箭账号共享2020,更多地关注思考、路径和框架的构建。
耿慧志教授对温春阳总规划师提出的小城镇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稳定器观点表达了认同,并进一步讨论了小城镇面临的两大挑战与两大机遇。当前小城镇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高阶服务职能的弱化,如教育资源向县城集中;二是老龄化和人口低增长问题。但同时小城镇发展也存在人口回流和年轻一代对小城镇多元化需求的两大机遇。最后,耿慧志教授期待越来越多的小城镇能够成为特定区域发展的带动引擎,推动国家整体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周学红副总规划师认为在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窗口期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下半场阶段,小城镇如何发挥载体与纽带作用尤为重要。以四川省两项改革实践情况为例,强调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侧重实施的特点,认为规划需要解决人、地、钱三个关键问题,即人口流动、土地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一是规划应促进人口向中心镇集中;二是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并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三是发挥项目运营的作用,通过对于产业潜力的分析,挖掘项目、包装项目,最后落到土地资源要素保障上,吸引资本下乡。
彭翀教授分享了对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角色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审视小城镇的重要性。首先,小城镇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扮演着低成本但供给不足的角色,需要关注户籍、公共服务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小城镇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中具有重要性,与过去单独发展小城镇的模式有显著不同。此外,彭翀教授从四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应关注的问题:一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关系;二是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和城镇发展良性互动;三是在更大的都市圈范围内梳理城镇村的体系;四是应考虑安全风险和韧性应对,包括经济形势、产业链供应链的备份问题,以及面临的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
唐常春教授探讨了小城镇在城乡融合中的功能演变和角色定位。他强调城乡融合的本质内涵,包括城乡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优势互补和减少居民收入福利差异。通过长株潭实际调研案例,他指出小城镇在提供服务、基层治理和资源分配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观察到不同区位和发展阶段的小城镇功能出现分化,包括农业地区的服务功能、大城市周边卫星镇的功能、重要的产业服务功能、所在片区城乡融合服务中心功能。此外,唐常春教授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架构下,应强调镇村一体化规划的重要性。在横向协同视角下,小城镇与产业园区经开区之间如何形成良好互动关系,协同治理,形成城乡融合合力也同样值得深入思考。最后,他认为小城镇的潜力在于其能否融入城乡区域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中,找准定位,响应新需求,提供新价值。
想知道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都发生了什么?有哪些精彩报告?报告内容具体是什么?年会专题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