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移动流量用不了了
美国的航天科普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经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形式多样、宣传广泛的航天科普体系。在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航天科普方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可谓“国家队”和“主力军”。
一方面,NASA十分注重对公众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其内设机构有专门的传播办公室,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尽可能广泛地将NASA的战略和开展的任务、航天知识、最新航天研究和科研成就等及时向公众进行宣传报道,促进公众对国家航天战略和有关信息的了解。
另一方面,NASA将航天教育作为其核心使命之一,有着完整的目标和框架。NASA航天教育的主要方向是通过传播和参与航天相关活动与研究,让公众接受和理解其现在和未来工作的价值,吸引公众特别是学生关注STEM领域的研究和学习,参与科学、技术、发现和探索,并为不同人群提供独特的参加STEM教学的机会,促进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也为国家航天及其他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更多的潜在人才,这就将机构使命和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国家目标有机结合了起来。
在3大教育目标的指引下,NASA的教育项目不仅支持学校教育,并且通过支持非正式教育进行公共推广和努力,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可供下载的资源,有效增加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参与。
1981年,美国第1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就已经搭载了由美国青少年自己动手设计的太空实验。从那以后,每次飞行任务,NASA都要面向全国征集青少年实验项目,挑选后搭载飞天,这已经成为NASA的传统。除了总部的教育部门,NASA下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等近10个航天中心也都承担着宣传和教育职能,这些航天中心会在美国各州组织学生和公众参与航天相关的教育和体验活动。
一是为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的与航天相结合的实验,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包括模拟进行太空中的实验和设计。
二是提供参与NASA正在进行的项目和研究的体验机会,如参观火箭发射现场,与NASA成员和全国太空爱好者交流,参加国际宇航大会(IAC),了解NASA幕后工作,参观体验不同航天器发射任务等,这些可以吸引一大批对航天科技有兴趣的青年科技人才。
三是结合航天未来发展的工程设计活动,如人类探索漫游者挑战赛(月球车工程设计竞赛),以及包括二氧化碳转化挑战和3D打印人居挑战在内的各项“世纪挑战”等,这部分内容更多针对的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和教师。
四是利用NASA自有资源不断开发的各类特色教育资源,如在国际空间站录制的视频,关于地球、月球与火星、太空技术、人类探索太空、太阳系和系外等方面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以及播放各类原创航天科技节目和航天事件现场新闻报道的NASA TV等。
美国作为航天强国,十分重视将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传播,增强公众对太空探索知识的理解。在《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法案》中就对NASA提出要“以最广泛、最适当的方式传播其有关活动的信息和结果,并增进公众对其活动的了解和参与”。从1998年起,NASA每年都有超过1亿美元的经费用于科普教育。
2018年2月12日,NASA发布了新的《NASA战略规划2018》。新的规划中NASA的愿景是“为了造福人类而发现和拓展知识”,并提出“发现:通过新的科学发现拓展人类知识”“探索:扩展人类在深空和月球的存在,以便进行可持续的长期探索和利用”“发展:应对国家挑战、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优化能力和运营”4大战略目标。
而在“发展”这一目标中,提出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公众对航空、航天和科学的兴趣”,其做法是“通过NASA独特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机会,激励、吸引、教育和吸纳下一代航天领域探索者”。由此可见,在美国对公众进行航天知识的传播已经上升到国家法律和战略层面。
在NASA网站上,有许多结合STEM理念的教育活动和项目,为学生和公众提供真正走近NASA的参与和学习体验。这些教学和活动资源还细分为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学龄前到4年级(K—4)、5年级到初中(5—8)、高中(9—12)小火箭移动流量用不了了、高等教育,以及针对教育工作者,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感兴趣的航天科普活动和可参与的研究项目。
NASA非常善于运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教育活动与正在进行的航天项目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让青少年和公众直接参与其中,近距离感受、理解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发挥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启迪作用,激发他们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兴趣,发挥对高等教育学生的培养作用,获得潜在的可能在未来成为科学研究领域人员的人才,发挥对公众的吸引和引导作用,让更多有兴趣、有能力的人参与到NASA的相关任务中,为国家创造利益。
除NASA外,其他航天机构和社会力量也在航天科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美有大小100多个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博物馆,其中最著名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其中收藏了大量反映美国航空航天史的飞机、发动机、火箭、登月车及著名航空员与宇航员用过的器物。这些博物馆除了作为学校课外教学场所外,还会定期组织面向青少年的航天科普活动,如利用天文望远镜安全观测太阳,组织“飞行家庭日”活动,为低年级学生阅读航天科幻故事等,结合各自场馆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发挥科普的作用。
另外,美国也有不少颇具规模的商业航天科普活动,如创建于1982年由著名的V2火箭总设计师冯·布劳恩倡导设立的美国航空航天训练营。活动营地设在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航天博物馆”的美国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美国空间和火箭中心。活动面向917岁学生,他们在1周时间内可以进行太空失重、多轴旋转、月球漫步等模拟体验,并参加模拟太空任务、制作小火箭、研制太空服等多种实验活动。虽然是项商业化的夏令营活动,但全美50个州和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地区)的青少年都参与过。据统计,其中96%的人都表示太空营的经历增加了他们对STEM的兴趣,超过60%的人在航空航天、国防、能源、教育、生物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工作或学习,有3人还成为真正的航天员进入太空。
截至2019年底,NASA一共在18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超过500个账号,其中既有NASA旗舰账号,也有其下属机构、各个项目及任务的账号,还有机构负责人和宇航员的个人账号。可以说,一个以NASA为中心的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已经形成。
为了更好地面向青少年传播航天知识、推广科普教育活动,NASA在平台选择上加入了青少年聚集的Tumbler和Snapchat,在发布内容上,NASA积极围绕节日、历史纪念日等热点,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知识,在第一时间通过发布最新探索进展吸引网友。NASA的推特账号有近3000万粉丝,经常与网友进行互动,原创的日常工作、知识科普和活动宣传是其最常发布的内容。通过这样一个互动良好、粉丝多、规模大的社交媒体矩阵,NASA很容易将自己的航天科普知识和教育活动宣传推广开来,吸引全世界的广泛关注。